为了让“业力管理”真正发挥魔力,我们必须关注这个坐在舒适“业力小窝”中心的小小的“我”。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一切都源于你。如果我自己不出声,那就不可能收到回音。在“业力管理”中,一切成功都源于你自己。第一步必须由你走出。你必须单方面地开始让你的事“业”伙伴获得成功。
可是,这里还有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再看一下中间的小我。它的周围有个圈,一条划定你我边界的线——线的这边是“我”,那边是“你”。
粗略的看,这条边界就是我们皮肤的边缘:这个皮囊里面的一切就是我,而它外面的则是外物和他人。当然,我们通常认为的“我”还要稍大一些。当妇人怀孕的时候,她就把这条边界扩展到将胎儿包括进来。我们也许不会在乎超市停车场里的一辆车被剐了一下,除非那是“我”的车子。
那么这条边界的位置是由什么确定的呢?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我”囊括了我强烈在乎的一切。如果你伤害了它(比如刺破了我的皮肤,推搡我的孩子,刮坏了我的车),那你就伤害了我。如果你帮助了它(给我按摩,赞美我的孩子,修理我的车),你就帮助了我。
这样看来你的事“业”伙伴就是你自己。如果他们失败了,你也失败了。如果他们成功了,你也就成功了。是画个新的“我”的时候了。
我们把我的概念扩大到同事、顾客、供应商和世界,我们又加上“表象”(中间的小我)和“真相”(包含同事、顾客、供应商和世界即“真我”或“真相”)层面。一直以来,我看上去像是孤立与同事、顾客和供应商之外而存在的;我和世界也是分离的。他们的问题,我可以视而不见;他们是否成功,我也不用操心,因为这些不会对我产生直接或是严重的影响。
可是仔细想想,如果“业”的道理是对的——如果发生在我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我曾经对他人做过的事的回声——那么你就是我。拜托,这可不是那种天上掉馅饼的自欺欺人的论调!我们讲的是实实在在的销售额,实实在在的生意。这个“真我”是个大家伙——包括了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你必须得习惯于这种思维方式。当你打破了自己和别人之间的界线,不再认为他们跟你无关,那么全心全意帮助别人获得成功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看到这里,我们对寂天菩萨说的那句话《你我之间的界限是人为的》就会有更进一步的认知,对吗?
想要更多深入学习智慧,欢迎参加金刚商学院的学习。“智慧从来不会白听,也许一次就可以改变你的一生”——麦克罗奇格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