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后一周的开始,我就一直在想要写什么,临到最后时刻依然想不到。
今年的开始伴随着疫情的爆发,赋闲在家让我意识到自己职场竞争力非常薄弱,然后焦虑伴随了我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我到底该做些什么?是让自己在工作岗位中更有竞争力,还是让自己增加一份副业。我在思考的过程中,又不断的用想象给自己增加困难,以为自己费了很大的心力其实一步未走。
是小九,把我拉到前面,让我看到自己在“逃避”。至于为什么逃避?也是我一直在逃避的内容。
后来,我参加了一个复盘营,每天根据复盘来观察自己。
我发现自己每天都是从最简单的用时最短的事情做起,然后一些复杂一点的,用时比较久的就会被拖到后面。拖到deadline来临再去做,然后质量当然一般。
我发现自己没有一个对每天要事的评判准则,很情绪化,想做什么做什么,想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做。
我发现自己很会为自己找借口,比如身体不舒服,比如心情不好,比如别人不配合,比如时间太匆忙,比如经验不充足。
我发现自己,做事情很容易毛躁,往往还没有思虑周全就急匆匆的去汇报或者下了定论。也往往被反问的哑口无言。
我发现我每天用来消磨玩耍的时间,大概在四到六个小时。
我发现自己不能全身专注的达到2个小时以上,中间总是会停顿,习惯性的去玩手机,习惯性的走个神。
我发现自己很容易去许诺然后又很容易去毁诺。
我发现自己常常为自己的平常感到痛苦,但是又只是停留在痛苦,不愿意向前走。我既不甘于当个咸鱼,又不想奋力向上。
我选择接受这样的自己。接受各种缺点,种种不足,痴心妄想的自己。
在2020年的前三个月里,我完成2.5本书的阅读,1次群分享,6篇读书笔记,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我运营了一个21天自拍群,至少4个人被影响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组织了两次7天日签活动,第一次2人,第二次12人,从不做日签的人开始做日签,并逐渐做的很好。
我主动学习教资内容,看完了18个视频(哈哈,可能写的多一点);主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英语又放下。
我跟着冲冲做了10天的冥想,现在能够静坐15min,不用引导词,只是关注自己的身体。
我养成了工作计划的习惯,每天的计划基本都能完成,并且偶尔效率、结果小爆发一下。
我开始了复盘,平均2天一次,关于接受自己,关于生活中的问题,关于如何改进,现在将近一个月。时时会走入岔路,然后再把自己扯回来。
我发现复盘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面对自己最不被自己认可的一面也需要挺大的勇气。
我开始有意识去分辨每一天什么对自己最重要,长远的想不清楚,短期的还算容易。
我选择接受这样的自己。接受会尝试努力,会掉链子,还会有心向上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