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小A是一个特别爱哭的男孩子。都五年级了,遇到一点点委屈就放声大哭,谁劝都没用:新调的座位不如意,哭;同桌不小心碰了学具,哭;同学不邀请他一起打篮球,哭……为此,班上同学没少笑话他。接班大半年了,每次面对他的哭,我都无计可施。
那天午饭,小A的饭没吃几口,就被打水回来的同学不小心弄脏了。小A马上放声大哭,越哭越起劲儿,对老师和同学的劝慰充耳不闻。
我过来时,看到小A已经哭得好像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了,副班主任正在耐心地调查事情的经过,好让两个“小当事人”各自承担责任,周围是一圈或看热闹或想探听结果的孩子。“肇事者”小唐在一旁束手无策,小声地解释着什么,看到我过来明显多了几分慌乱。小A呢,仍在委屈与盛怒交织的状态中,说话时伸出手用力指着小唐,带着哭腔的声音比平时高了几个八度,含泪的眼睛也带着火,只顾着指责小唐,根本听不进任何人说的话。
这个时候,批评谁都于事无补。突然,我想起心理学中提到的,情绪无好坏之分,但情绪主导下的行为结果却有好坏之别。我灵机一动,示意大家都不说话,然后问小A:“打泼了水的同学怎么做你能原谅他?”他带着哭腔回答:“不知道。”我再问:“那你是不是需要想一想?”他说:“是的。”再问:“你很伤心,那还想再哭多久呢?”他回答:“5分钟。”我同意了:“好,这5分钟里,你边哭边想,想好了告诉老师,老师帮你解决。但是,必须是合理的要求。”他点点头。
5分钟里,我请他帮我擦讲台,表扬他擦得认真,擦得干净,还问他为什么有些地方能很快擦干净而有些地方却擦不掉。他不哭了,认真地回答我的问话。看他情绪稳定下来,于是我很认真地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肚子好饿,想吃饭,让那个同学帮忙打一份。
啊?居然没有要求同学道歉?也没有要求老师惩罚同学?记得前不久因为同学一句不负责任的话语,还一路还哭着回家找爸爸妈妈帮忙呢。今天的小A,有点儿不一样。
于是,我让那个同学陪他去饭堂,负责向阿姨解释清楚,帮小A重打一份饭菜。
他俩回来时,已经是午睡时间,同学们已经躺下了,教室里鸦雀无声。为了不影响同学休息,小A主动站在热浪滚滚的走廊外吃饭。我叫他进来坐在小讲台边吃,他坐下,小心翼翼地无声地咀嚼饭菜。饭毕,不需要我的任何提醒,他自己轻手轻脚地处理剩饭菜,开门关门没有发出一丝声响。还把一次性饭盒放在自己随身带的垃圾袋中,并把小讲台用心擦拭干净。
真的被小A专注擦桌子的背影深深感动了,感觉眼眶有点湿,讲台上,我掏出手机悄悄拍下了这一幕。
在他去打饭时,我对猴娃们说:小A虽然受了委屈,还饿着肚子,却没有想惩罚同学的意思,说明他心中有爱,是个小小男子汉。
看到他擦桌子的那一刻,我悄悄做了个决定——
起床后,告诉全班孩子——今天,小A是一个满分男子汉,值得全班同学学习!
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小A的眼眸有了别样的光芒,腰板也挺得直直的。
自由活动时间,我带孩子们到操场。小A没再来找我哭诉同学不陪他打篮球了,自己找了个伙伴开心地追跑。跑累了,加入了闲聊的女生队伍中。
放学时,已经坐上爸爸车后座的小A又推开车门,冲着我大声说:“玉米老师再见!”心头又热了,这可是小A第一次主动和我道别。我把手举得高高的,用力地挥了挥,然后迈着轻快的步子往家走。
晚上,和小A妈妈交流。得知小A在校外,完全是另一个形象。
他爱妈妈,时不时地给妈妈端上一份自已精心制作的点心——
他爱老师,六一儿童节,他买了一张大画纸,说要给自己最喜欢的玉米老师画一幅画 ——
他爱很多人,也许是所有人。因为,他支持并陪同妈妈去献血,全程所有东西他全抢着拿。还说献血证是一种荣誉,要好好保存——
又过了几天,早餐时间,我到班上陪餐。小A见到我来,马上站了起来,拎起书包掏出什么后冲到我面前,甜甜地笑着说:“玉米老师,请你喝酸奶!”我一看,是我常喝的牌子。肯定是前几天我在讲心理健康课时,提到人际关系时引用了我和附近牛奶店老板娘处成了朋友,被这小家伙悄悄记下了。温暖的感觉在心底弥漫开来。但制度在,我婉拒了,并当着全班孩子的面说:“专心听课,认真完成作业,就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原来,这个爱哭的小男孩很暖,也很man!他的要求并不高,只要稍微给点儿阳光,就能灿烂起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