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浪漫价值观
浪漫,这个词,于平常人在平常的一天,会是什么样子?
是玫瑰?是钻戒?是民政局的小红本?是人潮海海里的一瞬万年?
这是爱情范畴里,亦是大多数世人接受的,关于浪漫的常规印象。
近些年,关于浪漫的印象,又有了些新释义:是分离时的折柳送别;是特定日子的璀璨烟火;是焚香听雨阁楼上;是松山侯月品茗时。
这些是文学作品里的雅事,也是中国人都能明白的浪漫。
而我,对于以上这些,都没甚体会。因为,我是个神经大条的俗人,年轻时将恋爱对象定位成饭搭子,工作后又只为碎银几两慌慌张张。
以至于,半生过后,于浪漫这词,我仅有些皮毛会意,而且,可能还是些和旁人不太一样的理会方向。
2、浪漫具象化
周五晚,和先生驱车回老家。等红灯的末尾,一辆围栏小货车,停在了我们旁边。
我不经意一瞥,伴着橘色路灯,惹眼的粉色,就这样撞进了眼帘。
我不知道“少女粉”到底是什么色,但在那一刻,那些粉色,好似生了花灵,直直冲了我个满怀,我听见自己扑通扑通的心跳,不由自主从心底惊呼出声。
那些花,虽蓬蓬松松,却密过了十里桃花;那些花,虽娇娇软软,却有围栏关不住的枝丫。哪怕是灼灼其华的赞美,它们亦有当仁不让的芳华。
人们说,大自然是神奇的造物主,有鬼斧神工之力。可人类的创造力,更有巧夺天工之美。
我知道,这一车花,是工业的作品,是自然状态下不可存在的装饰物。但直击灵魂的美,是我确确实实的体验。
所以,福临心至,我明白了那句,就算“我知道那不是我的月亮,但这一刻,我感受到月光确实照在了我身上”。
绿灯亮,小货车的师傅先于我们踩下了加速踏板。我忙叫先生追上去。
先生不明就里,但听章办事是多年来不变的习惯。不用看,我也知道此刻的他肯定一头雾水,可我忙着将视线聚焦在那些迎风抖擞的花,哪有空解释半分。
我们与小货车并驾齐驱,透过窗,伴着风,花儿们好似都活了过来,唱着,跳着,像一群俏皮的小姑娘,叽叽喳喳,各自分享着今天的开心事。
我也不由自主跟着小姑娘们笑了起来,舒心、惬意、怡然又美好,工作一天的疲惫就这样烟消云散。
我回头,想给先生分享此刻的心情,结果他还愣头青似的问我:“还追不?他打灯要转弯了。”
听罢,我哈哈大笑,具体在高兴些什么我说不出来,但陷于副驾驶也快前俯后仰的我,确定自己身处幸福之中,浪漫一词也在这刻有了模样,是粉色的花,是拂面的风,是顺意的他。
先生更懵了,见我没回答,手里跟着小货车打了右闪,嘴上问着我:“你啥情况?那车上有啥,这么开心?”
我连忙叫停先生的右闪,让他保持直行向着我们的目的地而去。
然后,只跟他说了说车上有一车很漂亮的花。至于他其他,就不和他唠叨了,毕竟幸福与浪漫,是女性的精神粮食之一,就不和他一个大男人分享了。
3、浪漫的释义
百科对浪漫一词,这样定义:意为纵情,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纵情意味着肆意,我这满是煤气水电账单的脑袋不会允许自己肆意而行;诗意则需文学素养,和我这半吊子工科生谈文学太过牵强;至于充满幻想,如果白日梦算幻想的话,我算能沾上点边。
莎士比亚说的: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浪漫这事,也约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主观感受。
可以是王小波那般,见到想见之人时的云海开始翻涌,江潮开始澎湃,昆虫的小触须挠着全世界的痒。
也可以是唐珙写的那般,“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虚实交融,梦幻迷人。
更可以是毛主席笔下“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的壮志豪情。
愿我可以一直对生活保持热忱,一直可感受生活中那些小而美,一直有发现浪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