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第一章:学而时习之-讲解
2020-03-28 22:06:13
182 人看过
学而时习之-讲解
各位同学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共学。
今天我们学习《论语》学而篇的第一章。我们先一起恭诵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就是孔子说曰,不读姓氏是表达弟子对夫子的尊敬,这就是中国人的尊师重教。
这几句话几乎中国人都知道。意思是学并且不断地实践练习,内心不是很喜悦么?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依然不生气,不就是君子么?一连三个反问,表达了一个十分肯定的意思——就是学习可以得到快乐,自己一个人学快乐,“有朋友”来时快乐,“人不知”时也能不改其乐。
其实,人的一生也就无外乎这三种状态:独处时、与理解自己的人在一起时,还有和不理解自己的人相处的的时候,这三种状况就包含了一切时处。论语首章首句开宗明义:学习让我们任处何境都可以快乐。
这就和我们的经验不太一样,回想我们的学生时代,那真是“学而时习不亦苦乎?”为什么我们的体会和经典截然不同呢?
首先,我们对学习的定义是‘坐在书桌前学读书写字’,我们认为学的内容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学的结果是考个好大学、然后找到个好工作。儒家认为什么是“学”呢?说文上说“学者觉也”生命透过学习,达到觉悟的状态。
孔子教学生五经六艺,五经《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易经》这代表古人的知识成就,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这代表古人的技能成就。
但五经六艺的学习最终要回归到到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上来。《焦氏笔乘》里仲修有一段话说:“所谓学者非记问诵说之谓,非絺chi章绘句之谓,所以学圣人也。”
儒家是学做圣人。始乎为士,至乎圣人。从士开始直到圣人。什么是圣人?从繁体字的结构,左面是一个耳多的耳字,表示得‘闻道、通达天地正理’;右面一个“口”字,表示要‘宣扬真理,教化大众’;下边的“王”代表统率万物为王之徳,他的德行要遍处施行。
具体的榜样就是要学‘唐尧虞舜、这些内圣外王’的人。因为是学为人,所以“出入起居之时、饮食游观之际、乃至疾病死生之时,凡起心动念、生活小节、待人处事,目之所及,耳之所闻,一切时处都要学。
从脚下一步一直到成圣成贤、生命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这种对于学的认识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很有意义。对于人的培育涵养不是十年八载,而是终生的。
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意识到,儒家所说的“学”我们一直在做了,因为我们大脑一直在思考,从小到大我们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比如:你看到别人有钱好,你就会想我要努挣钱。
一段时间中国人嫁女儿都愿意嫁给当兵的,再后来要嫁大学生,到现在要嫁给有房有车的,这都是在潜移默化的学习周围的人。
孟子说:“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生行之而不其道者,众也” 天天在做,却不明白为什么,习以为常却不知道所以然,一生都在做却不知道其中什么是道,这是众生的形象。”所以谈到学,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生命的这种现象:我们从未停止学习、只是我们没有可以规划。
我们不主动规划学习的内容、方向,也会被动的受周围环境影响着学。但可问题是:主动规划,想好的、学好的,生命就逐渐提升、越来越快乐;学坏了生命逐渐向下,越来越痛苦,那我们为什么不主动把握住学习的方向呢?
比如:理性的人都不愿意做恐怖分子,但有人喜欢看暴力的视频,听说:恐怖组织招募士兵,就是通过数据发现,喜欢看暴力视频的人,然后就专门给你推送这样的的视频,慢慢的,再在这个暴力上面安上一个正义的目标,你就会觉得很认可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谨慎选择自己思想的方向,因为你有一个想法,全世界都会配合你。你不主动去管理他就意味着,你放弃了对自己生命的掌握。
生命中所有对我们有益的事都是学来的,吃饭是学的、走路是学的、开车是学的,连系鞋带都是学来的,很多痛苦也是可以透过学习找到解决之道:比如,不会处理夫妻关系,工作能力不够,为人处事能力不够、只要学习就可以改善。
可是,既然生命中一切好处都从学习而来,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学习是痛苦的呢?这个见解就值得审视了!首先“学习是苦的”这是我们自己下的定义,是我安立的。因为有人觉得学习很快乐、反而觉得打麻将、玩游戏是痛苦的。
我的老师说:你定义学习是苦的,你就受苦,你定义是快乐的你就享受。
一直是我们决断这个事情是怎么样的,我们自己下定义,然后生命所有的力量都朝自己下的定义过去。
因此我们要学会下正确的定义。论语开篇就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定义,那就是“学而时习怎么能不快乐呢!”
一个人就算他不学习,长期坚持玩,也会有苦受。所以无论做什么,关键是立志。王阳明先生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没有不是本于立志的。
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
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如果遇到困难就后退、回去走习惯的老路,就只一直苦下去了。所以,志于道是人生安顿之大要。
“时习”,古人注解说是‘在时常或者特定’的时候练习,我的老师则说是一切时处。喜悦的感受是结果。要得到悦的感受离不开对所学进行练习。
比如我一笔一划学写字的时候很辛苦,可是当我走出家门可以读懂商店的名称,货架上的商品,可以与人写信沟通,知道路标上表示路的方向,就很高兴。比如让你一分钟算10道数学题,你觉得辛苦,可我们走到超市买东西时,自己知道一共花了多少钱、会算账就很高兴。
在加拿大PEI的王子岛有一个寺院,里面有很多出家人,他们从小要背几十万字的经典,而且是反复串背,小沙弥问他们的老师:“背书要背到什么程度?”老师说后面有藏獒追着跑,你还能背下来。到了这个程度关键时候你就能用的上了。
就是说,脚踏实地的把我们学到的东西慢慢实践做出来的时候,因聚果成,内心的喜悦就一定会被激发。
再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儒家讲到的朋友是很有标准的:同门曰朋,同志为友,谈到“朋”至少是跟随一个老师有过共同学习的;谈到友,那就得有共同志向了。‘远’不一定是道路遥远,也可以指在心灵成长的路上共同成长了很久,这样的朋友相聚在一起,那种心灵的契合愉悦,是无可比拟的。
这跟我们现在人的交友不一样,现在人,真的来了远方的朋友亲人,常常是刚刚见面的几天还可以,超过一段时间、衣食住行应酬照顾起来,就觉得辛苦了。这都是因为没有志同道和和心灵的呼应为基础。
如果给你一张表格,让你梳理一下朋友圈,第一栏是‘生意伙伴’第二栏写‘亲戚’第三栏填“同事”,第四栏再写“朋友”。你会发现抛开生意伙伴、亲戚、同事,朋友一栏还真填不上几个人。很多成功的人,往往没了朋友。这意味着你的朋友一伦出问题了。
怎么才能交到高维的朋友?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我是什么人就会吸引什么人。
有人认为‘要有能力才能交到朋友’这不一定。你有能力、那么周围围绕你的就是想运用你的能力的人;你有德行、那你吸引的就是想与你切磋道德的人。
自己要先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首先成为有志之士。如果不是,自然就无法体验到这样高维的交友所产生的共鸣和欣喜。夫子一生弟子3000,虽然孔子在世时道不见用于世,但传于天下后世,各国学者都从远处赶来,千里之外应之、这都是朋友。
皇疏引江熙云古人说:“君子以朋友讲习,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远人且至,况近人乎?道同齐味,欢然适愿,所以乐也。”
直到2000年后的今天,我们读夫子之言,仰望这样的道德学问、有机会切磋交流都能感受道同齐味、欢然适愿,非常快乐。
再看“人不知而不愠”我们普通人一天大部分苦恼都来自于别人的不理解,上班觉得老板不理解,回家觉得太太不理解、孩子不理解为之十分苦恼。那么我们可以思考几个问题:首先“人不知就愠”就生气,“愠”是不是能解决人知的问题?
第二,就算人知了我,我们就一定能快乐么?一个人如果有了正确的人生态度就会看明白了生命中就两件事:第一学习完善自己,第二帮忙他人。
做好了自己,别人理解是一种幸运,别人不理解,我们也还是要做这两件事,完善自己帮助他人,才有机会让人理解。
否则‘愠’也不会帮助别人理解我们,只是更加巨了对立矛盾而已。学而篇最后一章孔子说“不患人不知己,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我们不够了解别人。”因为就算全天下的人都理解我们了,我们也未见的幸福。
有一次我在在飞机上,看到一个妈妈怀抱一个一岁大的婴儿,那个婴儿一路上一直哭闹,飞机上所有人明明都被打扰了,但是大家都能理解,都不会为这件事很痛苦,但婴儿自己还是会哭闹,还会在自己感到痛苦的事情上难过。
所以苦乐的根本不在别人是否理解我们,而是我们是否能够理解他人。这个见解要立得住,生命就会安宁很多。
企图让人人都理解自己是不现实的,天天期待别人的理解是婴儿的智慧。改变自己的人才是神,改变别人的人是神经病。生命的成长就是先前我们不理解的事理解了,先前不能包容的人能包容了。
人生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就是要求得快乐!论语开篇就指出离苦得乐靠学习!人类最重要的能力是终生学习的能力,学和习不仅决定你事业成就,更决定你快乐幸福。
纵观孔子一生,以学为宗就是他生命的写照,他三岁丧父,看上去十分辛苦,然而凭借着好学,他成为万世之师,依靠学习,他得到了在一切境遇中都能坦然自乐的欢喜。
藕益达师说:“此章以学字为宗主。生命以学为宗旨,以时习二字为旨趣。‘不断的练习’这是路径;以悦字为血脉。体会到喜悦,你就会越学越高兴,所以‘悦’是血脉。而“朋来及人不知皆是时习之时”, 面对‘朋来’和‘人不知’的境况,都是我们练习的机会“乐和“不愠”是‘悦’之血脉无间断处”。
所以,论语开篇第一章告诉了我们一个天地间最深刻、最根本的道理——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学习,快乐之道依靠学习,一个人要不断完善提升、焕发内在生命,并透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自己成为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乃至对世界有价值的人。
《朱子集注》上说:“此为书之首篇,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