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妹子留言说,她也想开个公众号,记录自己每天的想法,有时在脑海里构思了很多东西,却不敢发布在朋友圈。
想分享故事,又怕周围的熟人看到,有点矛盾。
如果自己喜欢写,可以像写日记一样记录一些想法,等过了几年,你觉得这些东西完全可以公之于众了,再发出来分享,那时会有种云淡风轻之感。
每个人都可以很轻松地找到一个平台注册账户,发布信息,表达观点。如果现在就有强烈的分享愿望,但又有很多疑惑和担心,那可以去其他非社交平台发布。在陌生人的圈子里表达,心理负担会少很多,实现了自己的表达欲,又保护了自己的隐私。
我在写作方面比较随性,兴致来了,也会长篇大论。前几年只在QQ空间里发布,空间又只对熟悉的朋友、同学开放。中间很长一段时间也特别封闭,偶尔在里面随笔写点东西,但空间是完全关闭的。
学生时期对陌生人的防御心较强,根本做不到敞开心扉去跟不相识、不知底的人做分享。说到底,还是担心别人不理解、嘲讽、诽谤,接受不了外人的指点评论。
在毕业时,因为社团活动有机会参与学校的首届红毯秀,当时波折的求学故事,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人怕出名,猪怕壮,我当时有很多的顾虑和包袱,根本不想当什么小网红、励志姐。
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我只愿意邮件回复问题。后面虽然接受了新华社、上海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采访,都有点遮遮掩掩,没有完全讲述出自己的真实故事。再后面,干脆拒绝了媒体的追踪,不再接受媒体访问。
那时我还没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比如害怕自己的身世被公之于众,也不希望自己“出道”是因为过去无法自主选择的令人同情的经历,而不是我所能创造出的成绩或者对社会的重大贡献。
五六年过去了,我才感到自己可以轻松讲述这些事,愿意站出来分享自己的一些成长故事、日常感悟与心得。
即使现在,我也有自己的小世界。我会遵从自己内心。如果过度袒露会让自己不舒服,那就把握界限,只在能预料到的可忍受的范围内分享。
今天是我开公众号的第78天。开始“自立门户”,用心经营自己的自媒体品牌,是个磨练心智的过程。我会在意读者的反馈,希望这个小石子扔到水里去,可以掀起一点波纹。但我知道自己刚起步,要沉得下心来慢慢写。人都有积极向上的冲动和期待,也有懒惰后退的本性,两个拉力的角逐,需要自己用积极行动来主导。
豆妈今天提醒我下载一个“简书”,让更多人能看到发布的文章。日常写作只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本来想先做到每天坚持记录,等自己有质的飞跃了,再考虑下一步的扩散。豆妈说,先做,再去追求完美。
同步文章内容不是一件难事,我今天开启了简书之旅。如果读者不走向我,我就跨越障碍,主动走向读者,先迈出这一步,让更多的人看到我在很认真的对待这件事。
我愿意去挑战与尝试,期待小惊喜。
谢谢豆妈的鼓励!
今天跑完了5公里,要给大家道一个早“晚安”。
晚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