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来不准备发文,不仅是因为今天是元宵节,没下雨,想出去活动活动,也因为肚里没货,不想硬逼着自己挤牙膏。
但还是禁不住打开简书,看看自己收到的信息,包括简书钻信息。忽然就看到一条来自陌生简书作者的短信,内容是我在文章中用词有问题。这条信息让我心里咯噔一下,马上进行查看,原来在我的文章里,“差强人意”被用来指不好的东西,而这位简书作者认为不准确。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实际上,我一直以来就这么理解这个词的,认为“差”即“不好”,“差强人意”即“不太令人满意”。带着疑惑,我上网搜了一下,结果让我非常羞愧,差强人意表示的竟然一点都不是“较差;不怎么样”,而是“基本使人满意”: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这个经历应该让我终身难忘。这个经历同时也说明,一个人真的要活到老学到老,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得很多,掌握得足够了。
同时,这个经历还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就是我在写《静谧琅琊山》的时候,把欧阳修错当成了陶渊明,多亏了一位朋友的指正,很快改了过来,不然就肯定是贻笑大方,成为谈资了。
写此文意在对一字之师表示感谢,同时也是想给自己做个标记,让自己以后对用词更用心一些,更谨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