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的那天,以为是永远,分离的突然,偷走了时间。
——《只有芸知道》
2019的最后几天,冯导带来了一部《只有芸知道》,正如他本人对自我的评价"敏感、脆弱、浪漫” 一样,这部电影也始终贯穿着这种双鱼座的特质。至简至纯,温暖细腻,仿若冬雪里的一热茗,暖了人心。
影片改编自冯导身边的真实故事,从头到尾都是平平淡淡的调子,没有浓烈情感,没有冲突剧情,一切回归“慢”。一狗,两人,三餐,四季,便是全部。
电影以倒叙和插叙的方式“让回忆有些入不敷出,让穿旧的往事缝缝补补”。画面很跳跃,一会是若干年后东风站在罗芸遗像前的思念,一会是他们在克莱德小镇开餐馆时的美好,一会是在奥克兰他们的意外相识,一会是在手术前的生死别离,一会是极光,一会是鲸鱼。这一刻是幸福,下一站是悲伤。此一时爱到融化,彼一时永失我爱......
就这样,在片段式的回忆中将他们的故事串联成了一首浓的化不开的木心的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你在哪,家就在哪。有你的生活,就是我想过的生活”。我觉得整部影片大概就是在讲,婚姻不只是恋爱的甜蜜,更多的是生活的琐碎和平淡,还有对方一直的不离不弃。
电影里的罗芸始终缺乏安全感。她一边恐惧着,一边渴望着。一边享受着爱,一边又担心失去爱,她的诚恐诚惶在没有得知答案时总觉得有点忧郁的不可理解。但当知道一个原本只能活“二十年”的人竟然活到了“四十多年”的时候,这种不安全感也变得合理了。我想如果我们每天都在知道自己生命时间底牌的状态下活着,我们未必会比她活得更通透更明白。
女人的一生,是在不断确认爱和安全感中度过,又有几人能够逃脱?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踏上了人生这个旅程,路途中无数的风景际遇,最终变成了两个人。于是有了家,有了宠物,有了孩子,有了许多属于我们的点点滴滴。可是人呢,只要是活得够久,你就能送走所有人离去,包括伴侣。但这也是最伤感的地方。
“半路留下的那个人,苦啊”。约定好走一生的人,忽然被另一个人放在了半路,不得不在余下的时光中,孑然独行。
“他们只为彼此准备了永远,并没准备再见”。
人生总有很多意料之外。既然生离死别在所难免,既然无常只是寻常,那请安息吧。就像罗芸对爱犬布鲁说的那样:你住在我的心里!
这是一部看完后让你不想多说片子本身怎么样,而是更想抒发自己人生感悟的电影。至于你的这些人生感悟有多少是真正由片中的爱情故事所引发、又有多少是真正被导演讲述的这个爱情故事的艺术表现力所触动、还是有多少你只是人云亦云地给了些肯定或者否定的看法,我想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在看似不怎么完满的故事里,分明有着我们每个人的人生。
从前我以为,爱情是这个世界上最光芒万丈的东西,是最悸动的心情以及最惊心动魄的浪漫。随着岁月的洗礼,我渐渐明白了爱可能就是平凡生活里的相知相守,是细水长流的陪伴中萃取出的温情,爱是一饭一蔬,是同床共枕,是吵过,恨过,最后依然觉得你最好。
或许我们都是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芸。唯愿在我们老去的路上,也有一位如风一般的男子,在那个阳光满屋的房子里说:好像我们在哪里见过?
写在最后
村上春树:所谓人生,无非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很宝贵的东西,会一个接一个,像梳子豁了齿一样,从你手中滑落。体能、希望、美梦和理想,信念和意义,或你所爱的人,一样接着一样,一人接着一人,从你身旁悄然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