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明确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青年科技人才处于创新创造力的高峰时期,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中坚力量,要坚持多渠道“引”,多层次“育”,多角度“留”,厚植人才成长沃土,方能以人才动力源,助推经济发展上“热门”。
坚持多渠道“引”,储蓄人才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才,是支撑经济发展的源泉动力。要依托各区域发展平台,向高端人才伸出橄榄枝,聚焦产业需求引才,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借力专家人才工作站、人才工作室等人才培育平台的人才磁场作用,招纳专家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技术指导、科研项目申报等“点对点”服务。人才的引进也不能“单向行驶”,不仅要培育本土人才,也要对外精准引才,实现“因需而引,来之则战”,开创以“事业留人”,以“情感留心”的新局面。
坚持多层次“育”,夯实人才根基。要依托培训“育”人才,搭建县、乡、村三级联动培训体系,定期开展农牧民党员致富带头人和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训,“菜单式”“工匠班式”技能提升培训。依托技工学校和技能培训点为平台,挖掘新型经营个体、乡村治理人才、农机手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选派科技特派员到田间地头开展“送科技进农村”活动,围绕乡村振兴、农产品种植与销售等重点内容开展技术培训讲座。聚焦农民、下岗失业人员、未就业大学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各类群体需求,重点开展家政、电工、焊工等订单式培训,并在线上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定期上传专家指导课程,引导各类技术人员分享工作和求职经验。
坚持多角度“留”,焕发人才乡情。落实县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定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了解人才困难需求,及时协调解决。。创新推出人才工作“政策大礼包”,及时出台高端人才子女就近就地就学、配偶随迁等政策,并为援疆干部人才免费发开发体育馆、图书馆等观摩。定期开展重点高层次人才走访慰,与各类人才进行谈心谈话,切实体现人文关怀,着力营造爱才、敬才的良好氛围。积极表彰县域内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端人才、乡村人才参与各类评选,助推人才实现价值,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企业家进行表彰,切实提升人才获得感、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