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讲述了自己回老家的时候,遇见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在地里劳作的情景。
父亲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虽然硬朗,家人们都不想让他再去田野里劳作,可是做了一辈子农民的老父亲根本闲不住,坚持认为自己种的菜更好,他一直不肯闲在家里,把菜园打理的井井有条,让孩子们有吃不完的蔬菜。
这次回家,凑巧看到老父亲窖白菜的情景。秋尽冬来,菜园里就只剩下白菜和萝卜了。秋收冬藏,是个永恒的主题。父亲一向是种地种园的好手,萝卜一个个高高挺立,长得水灵灵的,白菜卷的胖胖的,惹人喜爱。
由于前几天刚下过雨,土质疏松,父亲带着铁锨和高高的马扎,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到地头上。看着菜园里那些长势喜人的蔬菜,父亲面带喜色,不慌不忙地一铁锨一铁锨挖着长方形的菜窖,挖出来的泥土都堆放在菜窖两边以备掩盖蔬菜。
父亲轻轻地把白菜外面的烂叶子扒掉,小心翼翼地把白菜竖着并排两列放入菜窖,然后用铁锨将土均匀地撒在上面盖严实。再把充当菜园边上的篱笆的玉米秸盖在上面,以遮挡冬天里凛冽的风雪。
感觉有些累了,父亲就坐在马扎子上,边抽烟边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写满了笑意。
望着老父亲的身影,他心里充满了感动。他说,我常常在想,是怎样的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在支撑着父亲八十多岁了还在坚持劳作,不知疲倦。
都说父亲是孩子登天的梯,是头拉车的老黄牛,深耕那黄土酿秋收,无怨无悔地辛勤劳作。
我也被深深的感动着。
是什么精神?是怎样的力量?无非只是老父亲深植在骨子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已!他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默默的劳作和付出,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是尽自己所能发挥余热的责任感给予他无穷的力量!
这精神让我感动,这力量让我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