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的100种可能》上,刚刚读完,书中最后一个学生叫张劲松。如果说学生他不是李老师班里的学生,就不是李老师的学生,也有所不妥。因为从另外一种含义去理解“师”和“生”关系的话,师者解惑也,生那就是被解惑着也。陶行知曾提出过,人人都可以做老师,老师是学生的老师,学生也是老师的老师,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论语》中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李镇西和张劲松这种特殊的师生关系,也一定有他们存在的缘由。
在张劲松50岁的时候,对李镇西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李老师,您实际上影响了我几十年的人生。这种影响也许您并不知道,但这种影响对我来说却是深远的。”
一位“编外老师”对于他的“编外学生”有如此深远的影响,那一定是有李老师的魅力,所以才会有敬仰,才会有崇拜,以至于对其人生的影响。在张劲松的成长历程里,一直都有李老师影子存在。而这些恰恰就是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是他成为名师,成为学生中遇见了就不能忘的老师。
教育就是一种相互成全——冒着酷暑来“解惑”
不是自己的任课老师,却要冒着酷暑要去找李老师去“解惑”。其实解惑的内容是什么,能不能解惑也不重要,而我认为他的这种勇气对李老师来说,是一种最顶级的信任和敬仰。
张劲松说:“您的语文课和其他老师不一样,确实讲得很好,您讲课的特点是挥洒自如,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
张劲松说:“本来就很敬仰您,听了您的课,我更加崇拜您了!”
在思想风云激荡的八十年代,改革开放高歌猛进,农村到处是希望的田野,城市改革也拉开了序幕,整个中国充满生机,“万类霜天竞自由”,几乎每一个中国青年的心中,都飘扬着一面理想主义的旗帜。也就在这个时候,张劲松成了李镇西老师的“编外弟子”,也是在乐山一中最信任的老师,青春飞扬的张劲松把他当做“思想导师”。
学生有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身为老师,不是急于要给学生去解决问题,而是要成为学生无比信赖的请教者和倾听者。
有的说老师是法官,每天处理不完的大大小小的纠纷;有的说老师就是警察,笔丢了找老师,打架了找老师;有的说老师就是一个出气筒,学生不听话,学习不好,都是老师的做得不够好,领导批,家长埋怨。
李镇西说:“那次谈心,主要是他倾诉,我很少说话。我一直以为,有时候倾听就是最好的教育。在谈心结束时,我非常真诚地感谢他对我的无比信任,并说:“你今天说了这么多,对你向我倾诉的内容,我也需要消化,让我想一想,然后再回复你,我一定会认真回复你的。”
李镇西说:“在和张劲松的交往中,他无意中也在促进我的精神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