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是前世的缘分;相知,是今生的际遇。
毛主席与杨开慧的结识要从1918年谈起,那时的主席才25岁,正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年龄。
6月上旬,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刚刚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与当今的大学生一样,也在憧憬着未来的生活,面临着新的生活道路的选择。
碰巧的是,6月下旬,毛泽东接到了在北京大学任教的杨昌济老师的来信,杨昌济正是杨开慧的父亲,杨开慧刚刚随父亲迁居北京,杨昌济成为毛泽东与杨开慧结识的纽带。
杨昌济信中写道,北京现在正在筹组留法勤工俭学,这使得毛泽东十分振奋,同年就为此事拜访老师杨昌济。
杨昌济曾是湖南第一师范得老师,那时毛泽东经常去杨昌济老师家做客,一起谈论救国真理,就认识了杨开慧。
这次来到北京,与杨开慧也有了接触的机会,不久两人建立了恋爱关系。
之后,毛泽东回到湖南,这时湖南的都督名叫张敬尧,他无恶不作,给湖南人民造成很大灾难,湖南人民从心底里发出了反抗的呼声。
1919年8月,毛泽东主办的《湘江评论》被查封后,他领导了湖南人民的“驱张”斗争,并于12月率领“驱张”代表团到达北京,在北京时有时就住在杨家,这样他们之间的感情就更加深厚了。
1920年,杨昌济在北京病逝,杨开慧将父亲安葬在湖南老家,又在湖南学联担任宣传工作,积极参加湖南的新文化运动,这也侧面印证了二人的价值观高度统一。同年冬天,毛泽东和杨开慧在第一师范教员宿舍结了婚。
1921年杨开慧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协助毛泽东开展革命工作。对于杨开慧,毛泽东有着真挚的感情和深深的敬意。
1927年大革命失败,毛泽东组织秋收起义去了井冈山,杨开慧与老母亲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了老家长沙板仓,坚持地下斗争。面对敌人她毫不畏惧、坚持斗争。
1930年10月,杨开慧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同时被逮捕的还有八岁的毛岸英。
在狱中,反对派对杨开慧进行了严刑拷打,妄图得到一些关于革命的消息,作为毛泽东的夫人,她对于反动派的逼问无动于衷。
小小年纪的毛岸英看着满身伤痕的母亲说道:“妈妈,他们现在打你,等我长大了,一定要狠狠地打他们。”11月14日,时年29岁的杨开慧被杀害,毛岸英终于被地下党通过熟人从监狱中救了出来。
毛泽东从报纸上得到杨开慧被害的消息后,悲痛万分,当即寄信给杨开慧的亲属,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1957年5月,毛泽东又写下了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词,表达了他对杨开慧不尽的怀念之情。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首词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写道为了表达对杨开慧这样的英魂敬意,天上的吴刚捧上了桂花酒,嫦娥为之翩翩起舞。当英魂听到“人间”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顿时高兴的泪如雨下。
这是一段感染天地的相遇相知相爱故事,为了革命的共同理想使他们走到了一起,杨开慧牺牲时年仅29岁,他们的长子毛岸英也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牺牲了,年仅28岁。“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为了革命,毛主席先后失去了六位亲人,向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