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小时候,家里添置了一台DVD,我们能兴奋好几天;可现在,买了最新的iPhone,却没有太多幸福的喜悦了;以前,和家人偶尔下次馆子,我们会觉得无比的满足,可现在,今天寿司、明天火锅、后天牛排变着花样吃,也没能让自己感到更幸福。这是怎么回事呢?微信公众号书单为我们介绍了一本叫《少即是多》的书,书里回答了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富足却感觉不幸福。我们一起来看看。
作者发现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都来自北欧,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可比美国、日本差远了,可他们为什么还那么幸福呢?这是因为和物质相比,北欧人民更加珍惜精神和体验带来的幸福感。也就是说,从物质获取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正在从“加法时代”走向“减法时代”。
举个例子:二三十年前,我们的物质条件远不如现在,那个时候,大家想的是努力工作,多挣钱,钱多了就可以给家里多添置点像样的东西了,而且每添置一件,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从获取幸福的角度看,那是一个“加法时代”。而今天呢,把iPhone4换成iPhone6,或者把台式机换成MacBook,都不会带给我们很大的满足感了。反倒是下班后和好友的聚会、间隔一两年才有一次的长途旅行会让我们更有幸福的感觉。所以,现在已经到了获取幸福的“减法时代”。也就是从追求物质转向注重体验和精神感受了。只有学会对物品进行舍弃和精简,做足减法才会感到幸福。
作者做了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幸福就像是自行车的两个轮胎。在“加法时代”,我们把劳动当成一个轮子,把物质收入当成另一个轮子,付出劳动,换来收入,才能让这辆“幸福”自行车往前走。可是在“减法时代”,努力工作和幸福之间已经没什么关系了。再努力工作,得到再高的收入,也很难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了,我们总会觉得个人生活处于失衡状态。这是因为时代和幸福感已经变化了,可我们却还遵循着过去物质满足的路径,所以我们现在才感觉不到幸福了。
我们来举几个幸福价值观发生变化的例子。比如:日本的“草食族”,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群体,他们不购物,不爱旅行,懒得社交,而是更喜欢把钱和时间花在自己身上,追求有品位和个性的生活。再比如:中国的“90后”,这群年轻人也一度被认为是独立、自我、张扬的代表,他们不再像“70后”“80后”那样,对房子、收入有那么强烈的追求,反而比前代人更热衷于自由和个性发展。他们也不再执着于“稳定”了,干得不爽了,只要兜里还有几百块钱,就敢炒老板鱿鱼。你看,这些群体观念的产生都是时代悄然发生变化的表现。
那么,在减法时代,我们该怎样追求自由和幸福呢?作者围绕“少即是多”的观念,提出了一整套“自由生活意见”。
首先,要改变我们对金钱的看法。过去,我们觉得,幸不幸福取决于赚多少钱。以至于已经有了用不完的钱,却还想赚得更多。这是因为单纯把“储蓄多少钱”当目的,那就永远也不知足。而实际上,人对金钱的满足度取决于自身的控制能力,也就是只要自己觉得“足够”就可以了。
其次,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态度。怎么做呢?
比如,要从“厉行节约”变成“主动选择简朴”。北欧国民幸福指数高,是因为他们拥有选择的权利,他们是经过慎重的选择之后,自发地想过这样简单的生活。而不是因为要厉行节约的理念才生活得那么简朴。
再比如,追求长久而且可持续的“小幸福”。从物质中获得的幸福感是短暂的。比如:买手表,加薪,发了年终奖等等,这种快乐很快就没了。而长久的幸福是由精神层面的体验和感受决定的。比如:在工作方面有所成长,有自由的时间,家人身体健康等等。
还有,要从“以他人为中心”变成“以自己为中心”。生活中,我们很容易随波逐流。别人买了房子,自己也想买。别人买了新车,自己也想换一辆。作者建议我们:没必要把比较的眼光局限在周围人身上,不要在意别人拥有什么,而要看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价值。
第三,要改变我们对工作的看法。
我们经常听到“应该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说法。作者说,这个说法并不恰当,因为这会让人把焦点仅仅集中在“平衡”上,从而忽略了兴趣、金钱、健康等要素。他主张,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要以收获“愉悦感”为目标。
而且,我们要学会做个“多重职业者”。死守在一家公司,职业生涯会处处被动。避险的策略就是多重职业。就是说,你可以同时是老师、作家、投资顾问。没有了其中任何一项工作也没有关系,它们之间也没有主次之分。作者认为:未来的工作模式不再是雇佣关系,而是个人和平台的合作共赢关系。多重职业者从工作中获得的,也不再是单纯的报酬,而是更多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成就感。这样会让我们的职业生涯更加丰富多彩,也会让我们的眼光变得更长远。
所以,想获得幸福感,就别再拼命地做加法了,多关注自己精神层面的需求吧,给生活做做减法,你才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