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空荡荡的房子里,
听着那连续的小渠流水声,
以及偶尔零星的鸟叫声,
感觉思维额外清晰...
但那不间断地的的爆竹声,
又仿佛告诉他人这里不愧为花炮之乡。
在暗暗想,为什么这房间这么大呢?
配合着这50度的白炽灯泡,更是显空,
突然想起,这间房以前可是可是放两张木床的,
(木床——2米宽,2.2米长)
甚至和小伙伴在这里玩过捉迷藏,
此处只能感概,当时的房屋设计者真心不懂!
去庙里
初一来说,除了到邻里邻舍拜年外,
那就是去庙里给菩萨拜年的,
当然我们不是那种去通宵排队上前面上香的,
只是到附近几个庙里,一一走访
当天人身人海形容附近的小庙也不为过。
也许是大伙都求个心安吧。
PS: 和一位大爷聊天说到:以前在庙里守庙的人都是很不错的人。
为人必须稳重勤快,而且得有文化,想想确实不容易哦。
每日上香,打扫,接纳,要维持下来,稳重勤快少不了吧
偶尔帮人,解签答疑,文化水平可不低哦
这样想来,以前或现在干这活的都不简单哎。
在家里,难免被问起婚礼相关的问题,很是没择...
但也不能束手就擒吧
于是我选择反问...
大致了解到几个问题:
- 以前结婚的彩礼是怎样的?
- 以前结婚是怎样去接新娘啊?
- 以前婚礼上是否有相关 公公扮猪八戒 类似的桥段啊?
......
我也刚好问到我们乡三个不同年代的人,印象比较深刻:
彩礼
说到彩礼时,长辈们的回答都是蛮有感概的
- 六十年代:
四担米、或者说 18 元 - 七十年代:
128 元 - 八十年代:
280 元
当然此处只是明面上的钱,还有类似一些习俗的东东就各不相同啦,规定也不相同...
怎么接新娘
回答,都是走路去接人,
新郎陪伴几个小伙伴,外加两个女生一起,
一路聊天而回...
我问,有没有花轿一起陪伴时,他们都说伪政府(国民政府时期)以前个别有...
婚礼上有木有特殊桥段
都是回答没有...
这些桥段是近20年兴起的,在60年代到80年代肯定是没有的...
伪政府时期,他们印象中也是没有的...
现在的春节变短了
不说其他,走亲访友的时间确实变短了...
现在
开着车到一家亲戚里,最多的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后,留下一个红包,恭贺几句,驾车离去。
偶尔吃一个饭都是匆忙离去的,肯定是不会喝酒的,说我要开车!
一家亲戚下来,感觉好像没说上几句话...以前(三十年前)
担着一担东西,几块腊肉、几瓶谷酒、外加自己家做的糖,慢慢的走到一家亲戚家去,近一点的一个多小时,远一点的四个小时也正常。
此时肯定是要吃饭,酒也是要喝的,偶尔贪杯的就是住一个晚上的。
这样下来,感觉亲戚家和自己家周边的事彼此都已经了然于心啦!
春节真的变短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