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月5日
书名:《实用性阅读指南》
进度:1至38
摘抄、感悟、行动:
一是“只摘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先想好关于书本的问题,然后在书本中找出应对这些问题的答案。1.清楚明确自己的读书目的。2.概览序言、目录、后记等部分,大概了解书的内容。3.确定问题(考虑深入阅读的目的)”。
看书先提出问题,是平行阅读若干本如何阅读书籍的一致建议,概览书的序言、目录和后记,是我经常忽略的问题。而且书中说,这三个过程至少需要20-40分钟的时间。我在实际应用中也只是大略一看,后来合上书本感觉印象很浅,看了效果不佳。看来还是要在这部分停留时间长一些。
二是“序言浓缩了一本书所有的要点。拿公司来说,序言等同于组织结构图。要策划一本书的出版,必须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撰写出版计划书。……按照所列的目录草案,作者和编辑讨论,确定书的具体内容。作者是按照所做目录草案条目来完成全书的撰写工作的。”
这里反复强调了阅读序言的重要性,文中指出,没有目录草案,作者就无法在头脑中将内容整理成型,书的撰写工作也会变得相当困难。细想一下的确如此,序言一定有其内在逻辑,否则也无法写文成书,阅读之前先把序言看明白,有助于对读书进程的掌握和了解。
三是“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只占整本书的20%,这20%中最重要的仅有4%。也就是说,如果是200页的书,其中只有8页是最核心的。……与其完全记不得书里到底讲的是什么,还不如最开始就找出书中最核心的那4%去集中火力,这样取得的效果要好很多。”
这一段再一次验证了无需通篇全读的原因,计算后得知200页的书,只有8页是核心,还是有点不可相信。我们一直在读书,却都是泛读,抓不住核心,也记不住重点,尤其是学习效果不如预期,实际上是学习的方法存在问题。如果把这种方法用到孩子的学习中,先对所学提出疑问,然后带着疑问去学习,以求最高速的解决问题即可,那将会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我也分享给了女儿,我建议她学习语文课文的程序是:略读、提问、详读、思维导图、复盘。希望对她有帮助!
四是“有意识地输出。通过向他人讲述,也更容易记忆书的内容。……我在从事这种要在人前讲话的工作之前,即使明白了以输出为前提去阅读的重要性,要找到倾诉对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每次读完书,我就说给妻子听。如果内容是她感兴趣的,就很喜欢听我说;要是不感兴趣,她似乎也觉得挺无聊的。……可以写在亚马逊、或者博客、FACEBOOK上。”
看到这一段哈哈大笑,我最近专注阅读方法,很多感触,找不到能说的人,就拉着老公和孩子啰嗦的说,不管他们喜不喜欢。有一次跟女儿说,她恰巧困了,勉强半睁着眼睛听我说完,我觉得自己真是无趣又好笑。这几天才反应过来可以发在简书和豆瓣读书笔记上,作为存档也好。每天看看写写,生活挺充实的。
五是“争取多读。希望大家丢弃一次只读一本书的习惯,而是采取这样的并列读书法,同时阅读几本书。洗手间放一本,浴室放一本,包里放一本,公司放一本,卧室放一本……短短一天时间内,多次阅读不同书籍,这样一来头脑也不断转换思考,反而对书本的印象深刻了。”
前段时间在读书群里和大家聊天,有一个朋友问,大家是一本书一本书读,还是同时读很多本。我的回答是能一本就不换,实在不喜欢再换一本。而他的习惯是,单位一本,家里一本,班车上还有一本。我当时还开玩笑,说“懒人高效”,真是不懂装懂,自己打脸,那才是高效的正确姿势啊。不过我是急脾气看不完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估计还得老路上窜,不过知道了道理,以后可以尝试转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