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店是人们体验、阅读、购买书籍的重要场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书店都成了人们一种美好的回忆。
就拿我家门前的一家新华书店来说,据一些老人回忆,由于周边有中央民族大学、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大学等高校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科普出版社,以及一些央企、国企等大单位,上世纪80年代,每到周末,很多读者早早就来到门前,等候着书店开门。到营业员宣布关门了,大家还不愿离开。书籍销售量也一直不错,书店还会根据大家的需求,选购一些热销书,或代大家购买一些特殊需要的书。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书店和电子书籍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光顾新华书店的人越来越少,一开始这里出租了一部分给一家药店和一家服装店。大约在2015年,新华书店完全让位于药店,大家每谈起此事都会流露出惋惜之情。好在我们离国家图书馆很近,爱读书的人常会在那里见面。
让人没想到的是,近日里,书店突然火了起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央视网、人民网、中华网等主流媒体都进行了相关报道。火的原因是书店前多了两个字,变成了“网红书店”。到这里来的人大多不是为了看书,而是为了拍照。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用了一些《打卡还是去看书?网红书店靠什么赢得读者的心》《网红书店,到底毁掉了多少人?》《各地网红书店频现,既迎来不少拥趸,也有言论称网红书店“毁人”——网红书店到底是成是败?》之类的标题。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在我看来,“网红书店”也如此。自带粉丝的网红,每一个行动都会影响到他的粉丝群甚至更多人,到书店去拍照,肯定会吸引更多的粉丝走进书店。原本就爱进书店的不必多说,肯定会因为与网红有同好而更喜欢进;那些平时不怎么进或从来不进书店的人,也许会在一次、二次走进书店后受到这里氛围的感染,喜欢上、甚至爱上这里,有事没事就会走进这里也未可知。即使他们就只是为了打卡、为了拍照,不也是一种有效的传播吗?这样的内容不也比宣传一些不健康或无意义的东西好吗?
我们在反对的同时,是不是该想想如何做好下篇文章,如何真正经营好书店,就像我们的众多非遗一样,让书店与时代接轨,与人们的需求相适应,在书店能感受到更有内涵的氛围,学到更丰富的知识,获得更有趣的体验,愿意依赖的精神家园。这样,人们才会真的喜欢它、爱上它,成为休闲时刻,个人、全家,甚至呼朋引伴自觉不自觉会走进的地方。
让网红愿意为你代言,让粉丝甘愿走进并持续留下来,“网红书店”才会成为人们真正喜欢,并持久的“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