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个三岁的名叫哪吒的小孩的人生经历引爆了整个社会,
不但触发了国人对国产动画的关注,而且也引发了一波从服、化、道到导演、摄影、后期特效的大讨论。
当然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颠覆以往的哪吒人设,这里面哪吒不但是女娲娘娘的童子,还是太乙真人的嫡传徒儿,父亲还是陈塘关将军,个人能力更是不用说自小天赋异禀,妥妥滴开挂的人生啊,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更是瞬间引燃广大普罗大众的抗击命运的热血。
自此哪吒不再是那个闹海的小顽童,变成了敢于对抗不公命运的英雄!他将作为一个符号,影响千千万万的人!
可是在三十多年前一个五岁小孩的人生经历也同样深深影响了一代人,那就是动画片《聪敏的一休》。
剧中5岁的一休被送到寺院出家,被迫与母亲分离,
可是他他勤奋好学,热心助人,最喜爱动脑筋,用他的聪明机智解决无数的问题,
他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都亲身实践过,他点口水在脑袋上画圈圈的动作风靡一时,
就连剧中“到这里,就到这里,休息一下吧!”的台词,也成为当时小孩们的口头禅!
小一休想妈妈时做的人偶风铃,更是80后集体记忆。
剧中的人物也很有特点,有活泼可爱的“小叶子”、
有耿直武士“新右卫门”、
有狡猾的将军“足利义满”.......
美好的童年回忆,让我长大后查阅了一休真实的人生,惊呼:“一休哥,你这个小骗子”!他真实的人生才是现实版的无需解释的“彪悍人生”!
一休和尚幼名千菊丸,
他的父亲是日本的后小松天皇,
母亲是伊予局,
说白了他其实就是个“私生子”,因为母亲尴尬的身份,和总想行刺的不良动机,5岁的一休被足利义满将军(有可能是一休的亲生爷爷),
送到寺院出家,成为象外集鉴长老的“侍童”。
十二岁时,到壬生宝幢寺学习维摩经,兼学诗法。相当于12岁时就能熟练掌握中文,好比小学生已经取得专八的资格证书,是不是很厉害?
十五岁时以“吟行客袖几时情,开落百花天地清。枕上香风寐耶寤,一场春梦不分明”一诗,一举成名,追捧程度可参考年仅十四岁王勃写出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时的盛况。
20岁获得“印可证”,凭此证可以自己开寺院,当长老,即使跳槽其他僧院也是直接阶级长老的,级别类似教授吧。
二十七岁时,听到乌鸦鸣叫,突然顿悟,承认其已悟道。自此和空海、道镜并称“日本三大高僧”。
说到这里,一休的经历只能说是一个聪明人励志的故事,真正的重头戏是从他27岁得到之后开始的.......
功成名就的一休在40岁左右突然像变了一个人,自己取名“狂云子”,不仅吃肉喝酒,出入风月场所,
还给自己取了一个雅号“梦闺”,将自己寻欢作乐的事情,用诗写出来。
在77岁高龄仍和盲女相爱,
可以说一休活出了真我,随心所以,任意而为,最后在放荡不羁的人生中走完了自己的87年人世之旅。
这里着重要提下的是在日本,僧侣是可以结婚的,
而且当时的空海高僧,将唐朝的密宗带回日本,开创了日本的“同性恋”文化,
而且风靡至今,有权势之人豢养“侍童”,
普通人行“菊花之契”,早年的一休就当过侍童,就有过此种“爱的初体验”,这也就不难理解他晚年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了吧,
毕竟从小没有“爱的禁忌”,长大后凭什么畏首畏尾的束缚自己呢?
所以,哪吒的人生不算什么,毕竟也要束缚与宗教礼仪,而一休的人生才叫“彪悍”,在他的人生词典里根本没有世俗礼仪,只有“做自己”才是他人生的终极目的。
如果你觉得有意思,也来和我聊聊你所知道的“一休和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