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着”会让人丧失斗志
人生一旦闲下来,可能就废掉了。
“偷懒”是一个人的本性,“自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你的人生到底是迁就本性,还是提升能力,主要决定权还在你自己手上,而且这个选择可能会决定你的一生。
网上曾经有个问题:废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是什么?
其中有一个回答引起数以万计读者的认同,这个回答是:让他一直闲着。
人一旦闲下来,就会感觉自己无所事事、胡思乱想,放大自己的负面情绪,前途一片渺茫,甚至有人还会感觉到焦虑、无助、孤独、.....。
闲着可能是一场灾难
平时大家上班都说自己很忙,天天加班加点回家累成狗,甚至连陪家人出去游玩一天的时间都没有,但是当你真正闲下来的时候,你却发现“闲着”让人更累。
2020年突如其来的YQ,让很多人隔离在家,以前没有时间的人,现在变的都有时间了,以前说忙的人,现在都闲下来了,这一闲切断了收入来源,尤其是那些面临高额的房贷、车贷的人开慌了,没有了收入,各项支出一点没有减少,生活开始变得惶惶不安。
忙碌可以加厚防御风险的壁垒,真正忙碌的人面对风险从容不迫,而闲着只能让你待在舒适区无法自拔,一旦风险来临便无所适从。
有一个朋友小张,凭着高考优异成绩进入一本院校深造,毕业之后又凭着高学历进入大公司,以为从此一生安稳无忧,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下班之后开始追剧、打游戏。
小张心里想着现在总算解放了,现在应该好好弥补以前上学时吃过的苦。殊不知这个想法正在悄悄埋下祸根。
小张身边的同事,在下班之后忙着各项考证、进修,而小张认为这是由于人家学历不够所才努力,自己依然过着我行我素的生活。
时间还不到5年,在行业环境的影响下,公司面临改革,需要裁员,高学历的小张赫然在列,而同事因为能力的提升被留了下来。
毕业多年的小张被迫重返人才市场,但由于几年累计的经验没有转化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导致面试时屡屡碰壁。
闲下来,可能会让你快乐一阵子,但是结果一定是注定不理想,所以说“闲着”是一场灾难。
烦恼太多,因为太闲
有人说自己的烦恼太多了,处处感到不顺,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太闲了。
当一个人开始闲下来的时候,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就会开始变懒,总觉得自己无事可做,反而忙碌才会让感觉到希望。
“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到爆。”
小马辞职后在家待了一个月后,就带上女朋友去西藏旅游一圈后。
他跟随女朋友又回到了深圳。
到了深圳之后,小马并没有马上找工作,他打算调整一段时间之后再去找工作。
待在家里这段时间里,小马无所事事,平时除了买菜做饭、玩手机,就是到附近公园溜达一下。
可是就在这段时间里小马变了,变得心浮气躁,变得斤斤计较,变得不可理喻,有时候有事没事他都能跟女朋友吵起来,还经常惹哭了女朋友。
原来小马开始迷茫了,他说看到别人都在快节奏的城市里找到自己要行走的轨迹,而自己却还在寻找东家,对自己的未来开始失去信心,每次想到这些心情就慌起来了。
有时,焦虑到让他晚上睡不着。生活中随便一件小事都会被无形中放大,任何事情看上去都不顺眼,接下来需要干什么也不知道。
小马说:“人真不能太闲,一闲下来,烦恼就会不请自来,还会变得越来越多。”
让忙碌成为一种习惯
有人说忙碌却是世间珍贵的良药,忙起来,生活便有了奔头。
我一开始对这句话还不是很理解,一个人明明可以闲着为什么还要把自己变得忙碌,直到后来参加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才真正忙碌是一种人生的意义。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句经典台词:“生命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赶着去死。”
拿我自己来说,我最害怕自己闲下来,哪怕是周末都会想办法给自己找点事,有一次周日下午不知道干什么好,当时心情特别的焦虑,后来老婆说带孩子去附近公园转转,烦躁的情绪才略有安抚。
有时忙起来确实会感觉到很累,但是累之余心里踏实,体力上的累好过心里的累,至少不会感到彷徨和无助。
忙碌的人生活中才有方向和目标,每走一步路都是遒劲有力,只有让自己忙碌起来,生活才会更有盼头。
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89岁时,身体还十分硬朗。有人向他讨教健康秘诀时,
方老只说了一个字:“忙。”
学会在忙碌中丰富自己,人才会成长,人生才有意义。
让忙碌成为一种习惯,因为忙碌,人生才会愈加精彩纷呈。
虽然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是忙碌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
写到最后
人生就像齿轮,越转越灵活,闲下来反而容易锈迹斑斑。
忙碌的人生才有可能创造价值,如果人一旦闲下来,离变成废人也就不远了。
所以,不要让自己的人生闲置,多为有意义的事情而忙碌,生活才会更充实,你只有忙起来,人生才会充满一切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