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这边读书笔记之前,我想把自己好好剖析一下,希望对自己更加深入的分析,从而找到一种适合自己人生观的方法论。我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孤独且不善言辞,也许正是因为深知自卑的根源,所以希望通过从外界获得某种东西去获得某种骄傲。有人可以通过财富自由,有人可以炫耀人脉关系,而我唯一能的就是获取知识,通过知识而获取了一份精神上的骄傲。
我知道一味地输入,并非是一件好事,它让我陷入知识的桎梏之中。我需要找到某种载体输出,不是知识本身,而是通过实践和思考之后的知识在加工。这种载体可以是写作,可以是摄影,可以是演讲等等,我想人生不应该一直做学生状态,一个更好的身份应该是在学生和老师之间不停的切换,把输出和知识再造作为一种常态。
在我学习演讲的路上,我一直觉得《乔布斯魔力演说》和《TED演讲的秘密》给我深受启发,前者我已在往期《三步修炼,让你掌控商业魔力的演讲之道》给大家分享,那么今天我就来分享第二本书的精华。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想分享的冲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改变世界的愿望,只不过我们常常将它淹没。这本书不仅让我们收获演讲技巧、内容编排和故事策划,更是让我们回归演讲核心:从为什么开始。
每一段演讲就好比是一次旅行,或是一场舞台剧。而一个好的演讲是什么样的?正如译者冯顒在序里写到:“一个好的演讲,它的带入感非常重要,它能调动起听众、观众的生命体验。这种体验进而会触动你的听觉、视觉和味觉,甚至是对整个人的完整思考。好比我们特别喜欢看电影,是因为电影给我们一种生命体验,这种生命体验是视觉的、震撼的,当然也有听觉的。但又给我们一个安全的距离,所以我们能在一个相对抽离的状态去体验这种生命的感受。好的演讲也是这样。”
每一个TED演讲视频都值得我们看3遍以上,每一次观看和收获都是知识递增。
一 确定主题
1 一次选定角色有助于你聚焦演讲内容,一定的约束反能够帮助你打开创造力,利用这个方法你可以轻松确定的传播你的观点。
2 演讲者常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试图通过一次演讲传达一生所学,其实,专注于一个概念可以让你更清晰地编辑你的材料。
二 构思讲稿
1 归纳推理是通过一组特定的时间、趋势或观察来证明一个一般性结论-就是那个值得传播的观点。
2 演绎推理是通过逐步将范围缩小,从一个一般性结论中得出一个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这也应该是一个值得传播的观点。
3找到最适合你的陈述结构。
A.问题-解决方案。设计问题,分享解决方案,列明益处,呼吁听众采取行动。
B.替代方案。分享各方对事件的观点,再分享你对此事更加明智的看法。
C.实证。揭示一些酷的东西,分享它的特征和利益,告诉人们什么时候以及怎样能够得到。
三 编排故事
积极的故事远比消极的故事要成功,虽然人们渴望真实的演讲者和故事,但他们也同样渴望热情和乐趣。
四 把握关键
如果你的演讲提出了一个改变的理由,那么结尾是你鼓励听众,改变他们的观点,号召他们行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必须制造一种紧迫感。
五 调动情绪
1 外行的演讲者只关注视觉,二专业的演讲者要求听众想象时,他们力求调动听众所有的感官--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听觉。“想象”一词可以吧听众带入你的故事,或者鼓励他们设想过去或未来额生活。
2 记住,听众喜欢听短句。
六 善用工具
作为演讲者,对于任何可能成为你和观众之间屏障的东西,不管是物理还是感情,都应当去掉。
七 其他准备
优秀的演讲者注重每一个细节,当你真正开始演讲时,谨记听众是真心希望演讲成功的。
个人总结
前段时间跟弟弟交流学习心得,他告诉我学习开始不求深度但要搭建好自己的学习框架,在基础架构上再来做深度学习,这样往往收效盛大。其实包括演讲在内,任何一门技术和方法都是由“道”“法”“术”三个层面组成。“为什么”是道,他是我们做事的内核,是一种价值观和使命,明白为什么出发。“做什么”是法,是一种框架体系和原理原则,它是我们人生选择走那条路出发,“怎么做”是术,规则体系指导下的具体操作方法,它是我们路上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出发,具体方法可千变万化,术可通过练习获得,亦可通过对法的推理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