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话题《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期间一位姥姥打来电话询问,外孙女9岁,思维活跃,精力旺盛,难管不听话,经常跟姥姥顶撞,小时候是姥姥看大的,现在主要是妈妈带孩子。
老师认真帮老人分析了孩子的气质类型~胆汁质的特点和教养方式。因为身边遇到过类似情形,其实我能明显感觉到孩子对姥姥的顶撞也跟姥姥的教育方式有关。我就提示姥姥,孩子的教育还是应该由父母完成,老人只负责帮忙养育即可,为了避免引起老人不悦我特地避开了界限感这个词。
老师接过话说:阿姨,这不是你的错,我再强调一下,这不是你的错,这是孩子的性格特点,教育孩子的事还是让妈妈去做就好。我顿时被暖到了,因为我们的对话对象是老年人,我也品出了老人话里的自责和困惑,对女儿的心疼,对外孙女未来的担忧,我又赶紧补充了一句,也算是给自己打圆场:是的,阿姨,这不是你的错,孩子的问题由她妈妈来处理就好。老人说:我现在开始不管了,让她妈妈去教育。最后老人高高兴兴挂上电话。
不同的人,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前些日子有位对婚姻完全没有信任感的中年女性在电话里被老师毫不留情的怼了一番,我当时还有点担心,后来得知中年人听了老师的话去求医正在住院治疗。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看人下菜碟也是心理咨询师的必修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