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会遇到来访者问我这个问题,“老师啊,你说我这问题,心理咨询能解决吗?要咨询几次才能解决啊?”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总是很为难,心想这个我说了不算啊,得看双方的合作情况才能判断,我怎么知道能不能解决,要几次才能解决。但不给对方一个答案,他可能就会一直问,直到被问烦为止,然后我可能就会含糊地说,“这个得看具体情况,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咨询关系都会不同,我们可以先试试看,但我没法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一定能解决,或是几次能解决。”一听到这答案,来访者就已经逃跑了一大半了,心里大概想着,“这家伙一看就不专业,连几次能解决我的问题都不知道,那个什么老师,说4次就能搞定。”
虽然来访者跑了一大半,我今儿倒想说说为什么他们这么喜欢这个问题,不过可能说完之后,剩下的一大半又会跑掉一大半,但我还是坚持说说,因为这样剩下的就都是对我来说特棒的来访者了。
首先,来访者会问出这个问题,可能说明他对心理咨询并不了解,心理咨询有没有效果,有多大效果,能不能解决人的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这样的文章网络上大把大把。如果一个来访者要决定做心理咨询,却连这些基本的信息都不去了解,实在难以看出他对心理咨询这件事到底有多认真。我是心理咨询师,要做的是来访者的专业心理咨询工作,而不是心理科普工作,很多来访者对这两者傻傻分不清,找心理咨询师寻求心理科普,大有一种“嗟来之食”的意味,许多时候他并不是真的要做心理咨询或是没准备好要做。
其次,一般问这问题的来访者,可能对自己的问题缺乏认识。你的问题怎么来的,具体怎么一回事,这世上最了解的应该是你本人,所以能不能解决,怎么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咨询师只是一个辅助者,辅助你更快速地解决自己的问题,试图问一个素未谋面的心理咨询师这个问题,实在是对自己问题的草率不认真。
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检视的人生不值得活。” 但现实生活中依然有很多人对自己的生活和问题并不怎么觉察,思考,反思,每日浑浑噩噩。虽然心理咨询过程中,会教导来访者对自己的问题多多觉察,但如果来访者原本在生活中很少做这样的事,要么他是对自己毫不关心(大家都这样),要么他就是觉察能力较弱(想这么多干嘛),要么他就是个习惯回避关键问题的人(都是别人的错),这样的来访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都会是非常艰难的来访者,很有可能会是心理咨询帮不到的一类人。
就像欧文·亚隆的《爱情刽子手》里的莎尔玛那样,做了二十多年的心理咨询,对她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因为她在咨询过程中总是回避谈真正让她困扰的问题。
再次,问这样问题的人,最期待的就是咨询师告诉他一个肯定的答案,“肯定能解决”,最好还能附上一个他满意的次数,“四次就能解决。”虽然身为咨询师,我虽然明白对方期待的答案是怎么样的,但我不能这样回答,否则就掉进了对方的陷阱里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们往往忍受不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希望什么都在他的操控之中,但又不愿把这个操控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缺乏为自己生活负责任的勇气。
假如咨询师回答他,肯定能解决,那么他会长舒一口气,轻松许多,因为他成功地把他对自己问题的责任转移到了咨询师的手里,“你说能解决的,那你来解决,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样的来访者可能并不会认真投入咨询过程,非常被动,将所有的问题都扔给咨询师来解决,咨询师最终会累得喘不过气来,因为即便你告诉他,“结束后,你要这样这样和伴侣沟通”,他可能回去后也不会这样去做。
假如最后咨询失败,他则大可把糟糕的人生归在“失败的咨询师”和“失败的心理咨询”上面,“看吧,心理咨询也没有什么用,我的问题太严重了”,然后日复一日继续糟糕的生活,殊不知他本人才是造成这一切的主要责任人。
生活本就是不确定的,而你有掌握生活方向的自由,但这意味着你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如果你的生活很糟糕,要承认自己要负绝大部份的责任这件事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但心理咨询就是要让你面对这种现实,然后让你变成有勇气去面对不确定的生活,并学会为自己人生负责的人,终再看到生命的绚烂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