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文时,遇到一篇文章觉得很有意思。于是想翻译出来,或可以让更多的人觉得有意思。德语学习三年,有许多不足之处,翻译或许有些拗口可笑,请各位谅解啦。
圣诞树彩球
如今已是八月:圣诞节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
走廊的柜子上,一直躺着一个巨大的、淡紫色的圣诞树彩球。圣诞节的时候,宝拉把它挂到了走廊的镜子上,很好看,相当实用。因为这面镜子正对家门,人进门的时候,第一眼就能看见这个彩球,于是马上反应过来:哦,现在正过圣诞呢。以防人们忘记了。
圣诞节过后,彩球被取了下来,暂时放在柜子上,方便之后收到地下室里。但是它却一直在那。现在早已不是圣诞节了,再怎么希望,圣诞节也已经过去了。
“得有人把圣诞树彩球放到地下室吧。”宝拉动不动说道。“或许有人能把圣诞树彩球从这儿拿走吗,比如放到地下室或者什么地方。”我时不时提道。
有时候我会突然感觉,好像家里除了宝拉、路易斯、我和博世——我的旧冰箱、老伙计,还住着另外三个人。这三个人分别叫:有人先生,某人女士和来个人小姐。关于这三个人,说实话,他们真是懒的要死,就是不积极参与到集体生活来。他们什么也不做。我说:“有人得把阳台上的花浇一下。”但是有人先生没浇。宝拉说:“某人把他的网球拍往边上放一下吧。”但寻不到某人女士的踪影。我说:“必须得来个人把这些旧瓶子拿走了。”但旧瓶子一直在那,没看见来个人小姐把它们拿走。
关于圣诞彩球的处理就比较棘手了。我想大概是三月初吧,宝拉突然因此大发雷霆。她吼着,这个彩球现在无论如何得拿走了,如果它不马上消失,她就把这玩意扔出窗外,她不想再见到这个彩球了。
我们注意下宝拉的措辞“无论如何得拿走了”。这里使用的是所谓的“友好关系被动态”,一个在交往中很日常的说话方式。每当有件不得不做的事,但当事人自己却怎么也不想做时,就会用到这种表达。的确,对每个人来说,就是有那么几件完全不想做的事情,每个人不想做的事也不尽相同:对我来说,世界上没有比钻孔(为了挂画或者固定架子)更讨厌的的事了。宝拉就很看不起浇花这个活儿,好像浇花是众多工作中的糟粕。
如果现在必须要钻个孔,或必须要浇个花,人们一方面不想自己做,另一方面由于某些内在原因也不想直接向对方提出要求:“你到底能不能……!?”——这时候人们就用上了“友好关系被动态”。这样不仅指出了问题,还不一定会引发争吵,但也给解决办法留下了回旋余地,比如对方可能委婉地回答:“你看这样行吗,要不你来做?”
说到这个圣诞树彩球,现在是这样的:有一天,要拿到地下室的东西攒的太多了,其中包括一个旅行包。四月的时候,我突然下定决心,把所有东西收到旅行包里,扛到地下室,放下了旅行包,连同那个彩球。
几周后,宝拉要出门旅行一个周末。她把旅行包从地下室拿出来,到家里才发现,圣诞树彩球还在里面。“旅行包里的东西早该在地下室收拾出来的!”宝拉说着,把彩球又放到了走廊的柜子上,也就是先前说过的,它一直待着的柜子上。
如今已是八月,事实上也没必要再把彩球拿到地下室里去了。也就几个月,再到圣诞节的时候它又得被拿上来了。或许是某人女士去拿,或许是来个人小姐,或许是有人先生。
阿克塞尔·哈克(Axel Hacke),1956年出生于德国布伦瑞克。政治学专业毕业,后进入慕尼黑德国记者学校,1981年起担任南德日报的记者,先后因为新闻工作获得德国多项重要的新闻奖。 (简介来自草堂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