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自由写作群】第二十二期第十一篇作业
《生命之书》昨日读到七月二十五日「逃避痛苦」。
在整个读书期间,我在群里和大家每日读书分享,文字的部分发在微信朋友圈里,一天一篇,中间偶有中断,一直到昨天。
在整个期间,我的生命轨迹也随着读书的起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在与人分享的过程中,我获取了极大的满足感,透过书中的字句,我内心的困惑和迷茫得到指引,心灵深处经历的各种我自己无法表达的话语、错综纠缠的情绪得以抒怀,我生命的轨迹也随着发生了变化。
可以说,在读书分享的过程里,我获得了极大好处。我没想到昨天开始我决定停止这种分享的方式。
我开始的时候以为自己会用这种方式读完整本书。
但是从昨日起,我内心对于书中的内容有了一些冲突,更确切地说,我不再满足于只是复述书中的字句,我内在生命的变化有了新的东西,在原有的基础上,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些源自于个人生命的体验。
开始时,我的第一个念头是想要放弃读这本书,但是那是来自头脑的逃避。我的心更愿意换一种方式继续读这本书,并继续用新的方式分享给大家。
这对我来说挺挑战的,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条理清楚表达出来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加上公开的表达需要面对深层的恐惧,我不知道能深入多少,能坚持多久,但我愿意从现在开始换一种方式创造接下来的过程。
《生命之书——365天的静心冥想》
克里希那穆提 著
胡因梦 译
七月 快乐哀伤受创痛苦
「七月二十五日」逃避痛苦
大部分的人都有各种形式的痛苦:关系互动的痛苦,亲人死亡的痛苦,一事无成的痛苦,想要功成名就的痛苦以及面对彻底失败的痛苦。在生理层面也有各种痛苦,如疾病、视障、瘫痪、残疾,等等。到处都有所谓苦这个东西,而死亡就在某个角落静待着。我们不知道如何面对痛苦,因此不是崇尚它、合理化它,就是企图逃避它。去任何一个基督教的教会,你会发现人们往往把痛苦视为一种神圣的东西,他们主张人只有透过痛苦,透过钉在十字架的基督,才能发现上帝。东方世界也有逃避痛苦的方式,但是就我看来,无论东方或西方,都鲜有人能真的解脱痛苦。
如果你在聆听的过程中能不带任何情绪地听进我所说的话,便可能对痛苦有真切的了解,而且能彻底摆脱掉它,因为你已经不再有任何自欺、幻觉、焦虑或恐惧,而你的头脑也能清晰地、敏锐地、合乎逻辑地运作。这时你或许就能了解什么是爱。
读书感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也有各种各样是属于自己逃避痛苦的方式,我昨日的停止读书分享也是一种逃避,书中关于基督的精神与我理解和经验到的部分冲突。逃避痛苦永远无法让我们经验生命的核心,联接生命的源头。趋乐避苦是人身上动物性本能,在爬虫脑的驱动下的应激反应,觉察到这种下意识的应激反应,面对就是一种新的开始。人不同于动物的高贵之处是,人的灵魂经由净化会上扬,动物的灵魂则会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