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的开头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是以故事发生的地点开头,鲁镇酒店格局的描写很细致,我们看到了这个柜台的形状,还有柜里面的热水可以用来温酒。这是一篇和酒有关的短篇小说,喝酒的人往往有两种身份,一种是穿短褂的做工人,没什么钱,把酒店当作一个做工累了的休息之处,就在柜外站着喝,很符合工人的形象,好像能看到几个三五大粗的短褂汉子,皮肤被晒得黝黑,双手指节分明的粗糙,指甲缝里还残留着做工留下的黄泥,就站在柜台外面,舍不得加点下酒物,就来一碗酒,一手撑着柜台边缘,一手端起酒碗,一口热酒下肚,辛辣穿过喉咙直达胃部,一天的疲惫都融化在这一碗酒里,然后再与他人谈论谈论镇上的趣事。这就是小镇大部分人的常态了。但是也还有些不一样的,和短褂工人的身份地位不同,穿着长衫的人,慢条斯理地踱步踏进酒店的包厢,出手也阔绰些,一碗热酒,再摆上几碟小菜,抿一小口酒,再吃几颗茴香豆,细细品味这酒的辛辣。我仿佛真的看到了,这么一个淳朴的小镇,一条凹凸不平的石子路街道,在这街道旁边的酒店里,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地位。最后对于长衫酒客的描写,会让人觉得接下来要描写的是长衫酒客于短褂工人的不同之处,结果却是出乎意料之外的这么一个形象,留下这样的遐想空间后,再出现剧情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