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过于顽固、倔强,并且伴随一些不可理喻的“坏行为”——他们“坏行为”背后的潜台词很可能是:关注我,爱我,恢复我们之间的连结吧!
比如一位妈妈问我:我的孩子脾气很大,每次如果不满足他,或者批评他,他会直接躺到地上去。我真的很爱孩子,可是看到他这样,又总会莫名其妙地愤怒。我的孩子就是属于难养型的吧,他哭闹的时候,我们几乎无法靠近,怎样都没用。
经过了解发现,这位妈妈本身就很倔强。所以,孩子的行为,其实是妈妈情绪的投射。我说过:“倔”是一个很有趣的字。左边是个“人”,右边是委屈的“屈”字——一个委屈的人。
倔强的大人,表面强势,其实内心脆弱。因为他们的小时候,大多关爱缺失,不被父母理解。在他们的逻辑里,只有坚持、执拗、甚至歇斯底里下去,也许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就是父母看见自己、接纳自己,与自己重新建立爱的连结。
倔强的孩子同样如此。在他们哭闹不止的时候,恰是他们最需要获得父母关注和爱的时候。孩子哭闹,从来不会莫名其妙。他们哭喊背后的潜台词就是:爱我、关注我!
留心观察下那些长大后出现各种行为问题的人,比如沉溺游戏的人,活在虚幻的世界里以至于影响到正常工作生活,他们一定在现实中匮乏人际交往,感受不到快乐、自在,而他们所沉溺的那些事、那些人,却能带给他们认同感、虚假的自我价值、掌控感。而被认同,以及对自我价值、存在感的追求,这是每个人的根本需求。如果真实的世界是有爱的、有趣的,那怎么还会去寻找其他补偿呢?
对我们的孩子而言,父母就是自己的整个世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如果缺乏父母的爱,孩子在现实世界中就会反复体验到挫败感,最终导致退缩,或者用行为问题,期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