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嫂将侄女的成绩发给我,数学17,总分365。
表嫂怀疑成绩不对,她说,侄女说,数学得60分,少了50分。这时候,我也不能说点别的,毕竟她们的心情肯定不佳。
侄女中考那年的寒假,在我家住了几天。数学是真的差,好不容易给她讲明白一道题,她又不会算数。后来,可能说她说得重点了。她去楼下,很长时间才上楼。吓得我赶紧将她送回了家。
上高中这里年,每次见表嫂,表嫂都夸赞侄女,进步了,知道学了。我也跟着很高兴。
可高考成绩下来后,我突然明白了一些问题。
家长看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只看优点。而对孩子身上的问题,要么不见,要么,原谅——孩子小,大大就好了。
家长的这种想法,很大程度上给学校老师教育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对于家长来说,最喜欢听的是他家孩子多么多么优秀。可只要是人,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哪怕老师说的再宛转,只要不是夸他孩子,他就接受不了。
今年,我就碰到过一个这样的家长。家长会结束后。单独留了下来,跟我说,他儿子可优秀了,每天在家,除了帮她看看妹妹,就是学习,就是不学语文,语文要是考A,考一中就没问题了。我看了一下他儿子的期末成绩,发现,有好几科都不是A。她的妈妈告诉我,那几科都不是问题。好吧,可你也说,你儿子就不学语文,那成绩怎么能提高?
寒假作业,她儿子一个字没写。班主任跟我说,她给她儿子请假了,眼睛不好,不能写作业。我问她儿子,那你一个假期,什么都没学?她儿子告诉我,他上辅导班了。
上辅导班了?呵呵,我也是醉了。学校免费资源不用,却要花钱去上辅导班。
中考之前,她又给她儿子请假,说是去治眼。他们班的同学说,他去上辅导班了,一对一,好几万。
三模考试,她儿子回来参加了,七科文化课,没有一个A。
现在,这种怪现象很常见,家长宁可话好几万元钱,送孩子上辅导班,也不愿相信学校的老师。为什么?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辅导班的老师从不训学生,跟家长也不说孩子的“坏话”。谁都喜欢听好听的,作为家长尤其喜欢听别人夸自己的孩子。
几年前,也有一个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初三下学期就不上学校的课,去上辅导班了。辅导班承诺让他们考上高中,考不上,退款。结果,中考成绩下来后,那个人跑了。跑了,为什么跑?不说,你也明白。
就像我的表嫂,一直觉得侄女很努力,从小学就一直报着辅导班。是谁给她的自信,除了她报喜不报忧的女儿,还有掏她钱袋子的辅导班。辅导班,不训孩子,专挑家长爱听的说,要不哪有生源?
除了正确认识孩子的不足,眼界还要高。
很多家长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不惜“巨资”送孩子进城里学习。可我们这。仅仅是一个小县城,家长认识到了小县城徐农村教育的差距,可小县城与大城市的差距呢?
去年十一放假,在济南的表妹带着上三年级的儿子来玩,通过交流,我发现,济南小学,一周二节传统文化课,有专门的老师上课。而我们这,这科根本开不起来。作为家长,表妹夫也很重视孩子的学习,初三学的《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高中学的《劝学》等我都已经能够背诵。
而高考,学生的对手是全山东省的考生。有人说,不公平。可世间哪有绝对的公平。这世间,公平从来都掌握在强者的手中。你想谈公平,那就先成为强者。
所以,不要将眼界放到班里,学校里,小县城。还要有更高的眼界,看一看,小县城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