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丹尼尔-卡尼曼
系统1 | 系统2 |
---|---|
快 | 慢,懒惰 |
熟悉感,认知放松 | 判断,认知紧张 |
连贯性直觉,创造力 | 分析方法 |
轻信 | 警觉,怀疑 |
启发法:用简单问题替代 | 战略性决策 |
忽略数量,强度匹配 | |
意向性归因 | 物质性因果 |
一些概念
- 小数定律: 夸大对小样本的信任,相信其能够反映整体情况(某长寿村人吃XXX比较多,那么XXX导致长寿)
- 锚定效应:一旦你考虑一个数字是否是一个估测问题的可能答案时,这个数字就产生了锚定效应。 产生原因是启发效应和调整不足。
- 可得性偏见: 数量和顺畅程度越高,越容易产生偏见。导致概率忽视。
- 典型性启发
- 基础比率:关注基础比率,合理判断结果的可能性。(xxx古板严谨,那么他是图书管理员还是农民的概率更大)
- 合取谬误: 回忆琳达效应
- 少即是多悖论:回忆两套餐具的定价(A包含B,但多出两个破的盘子)
- 回归平均值效应:二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只是个数学问题。两个变量相关度越低,越容易出现回归。 直觉预测不带有回归,所以需要校正。
- 光环效应:夸大情感一致性(例:同意总统政见=》喜欢其着装)
- 确认偏误:更倾向于确认
- 赌徒谬误:硬币连续正面3次,下次反面概率极大
- 前景理论:主观价值的表示方式是财富的变化。(与伯努利风险规避理论相对:主观价值的表示方式是财富的最终值)
- 事前验尸:克服乐观偏见的一个途径
- 禀赋效应:人们一旦拥有某个事物,对其评价就会变高。(考虑A和B互不愿意交换;不愿改变现状)
- 沉迷成本悖论:对亏损账户进行额外投资的决策(如不愿意卖出亏损的股票)
- 联合评估:理性通常受到更广泛更综合的框架的限制(窄框架:分别思考两个决策问题;宽框架:综合决策问题)
- 峰终定律:peak-end rule(经验自我 vs 记忆自我)
- 理性人:信念或偏好是否前后一致,而不是通情达理
- 损失厌恶
- 框架效应:10% 得¥95, 90%损¥5 vs ¥5买彩票, 10%得¥100
摘录
- 言简意赅 =》聪明 睿智的印象
- 这些受试者不愿从普遍现象中推导出特殊性,就像他们愿意从特殊现象中推导出一般性一样
- 直觉可信的条件:1.有规律可循的环境(如围棋)2.通过长期训练习得这些规律
- 可能性与决策权重的不对等关系:罕见事件本过分关注了
- 后悔是一种情绪,一种自我惩罚。人们因为采取行动而导致的结果,会比因为没有行动而产生的结果有更为强烈的情绪反应
- 强烈的风险规避与有效的风险管理相矛盾
- 高估连续事件,低估非连续事件(即至少发生一次的事件,如rpc服务稳定性),根源在锚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