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每天都在读李笑来老师的专栏,发现其中的道理和概念真的非常重要。而自己前期读了很多却从未做笔记,现在回想大脑空白区居多,之前学的很多印象不深刻,许多概念还没有吸收理解,真正转化成自己的。个人认为李笑来老师的每一篇文章都需要反复阅读和精读以此领悟其中的道理,于是我决定从今天起对得到订阅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写读书笔记。
这周专栏讨论的专题是“如何做好时间买卖?”在这之前,我的脑海里对于工作只有两种概念:一是给别人打工;二是创业自己当老板。这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相同的时间里大部分只能做一件事。李笑来老师颠覆了我之前的想法,原来提高收入的本质在于我们把同一份时间售出很多次!
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借助一个工具,那就是找到消费者以为的刚需产品,记得它必须满足消费者以为的刚需” (这个道理放到哪里都适用)。那么什么是刚需?满足刚需一是消费者认为非常需要;二是受众要足够大,意思就是渴望拥有这个产品的消费者足够多。
想要找到这样的产品并不容易,它需要我们有清晰的认知概念和有洞察力的智慧。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处在“睁眼瞎”的状态,这个主要因为我们脑子里的概念不清晰。就拿“刚需”这件事来说,我们能不能分辨哪些是你的刚需,哪些是别人的刚需?哪些是真实的刚需,哪些是你以为的刚需?以及最重要的: 哪些是别人以为的刚需 ?
在市场上,决定价格的“最重要”因素,是“需求” 。有时候我们的努力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我们的工作没有办法满足别人的需求,那它就是没有价值的。比如鼓励”其实就是一种最重要的刚需,而能够提供的人实在是少得可怜。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人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又有多少人愿意真诚鼓励他人,而这个刚需本身,也恰恰是“利人利己”的最佳例子。单单是因为几句“你可以的”,这样就能与很多人产生了强关联,并且你很有可能在日后获得他们的帮助。如果我们能挖掘到像这样简单的刚需,那么我们一定会比别人收获更多。
我们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时间卖出更多份。而之所以选择刚需,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去购买我们的这份时间。所以我们追求的目标应该是“刚需×数量”的最大化。然而每个群体的刚需未必相同,我们只有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寻找一个受众最广的刚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干妈”就做的比较好,因为“吃”几乎是每个人的刚需。
此外一个好的产品,不光要能够满足一个维度的刚需,它甚至要能够延展出多个维度,最大化自己的价值。
最后把自己的时间卖出很多份的方法,有一个思路提供给大家就是每个人除了自己从事的职业之外,其实一直具有另一个职业: 老师 。把自己在这个领域所积累的技能教给别人,把自己独到的方法传授给他人,这些是我们从事任何职业都可以做的。当我们把老师的角色引入进去,其实就能从另一个维度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那些健身教练,通过拍摄健身视频,来实现一份时间卖多份;或者一些医生,通过写书,来升级自己的商业模式。所以每一个想要升级个人商业模式的人都不应该忘记:你可以有另一个职业,那就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