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彦先还能再欣赏这琴音吗?
《世说新语•言语》
元帝始过江,谓顾骠骑曰:“寄人国土,心常怀惭。”荣跪对曰:“臣闻王者以天下为家,是以耿、亳无定处,九鼎迁洛邑。愿陛下勿以迁都为念。”
【译文】
晋元帝刚到江南的时候,对骠骑将军顾荣说道:“寄居在他人国土上,心里常常感到惭愧。”顾荣跪着回答说:“臣听说帝王把天下看成家,因此商代的君主或者迁都耿邑,或者迁都毫邑,没有固定的地方,周武王也把九鼎搬到洛邑。希望陛下不要惦念着迁都的事。”
公元307年春夏之交的一天午后,因为突降大雨,顾荣获任命镇守的建康城外、朱雀桥南的道路被冲毁了一大段。
电闪雷鸣中,顾荣登上一辆马车,然后如坐针毡地端坐在车伞下的横梁边。
或许是渡江后心中对中原之士愧疚太多,顾荣虔诚地伏身跪拜在车上斟酌着琅琊王司马睿所纠结的问题。
车内顾荣和那个对自己十分赏识的司马睿将面临同一个严峻的考验:江东士族的势力之大超过预期, 二人均有寄人国土之感。
他们四目相对,沉浸在西晋末年战乱那国都失守、晋愍帝被俘的阴影里。
当二人探讨完“勿以迁都为念后”,司马睿却突然命顾荣起身扬鞭驱车,顾荣猛然一抽,马车就驶入漫漫的泥泞。
01 助建东晋
也是在这一年,琅邪王司马睿移镇建业,顾荣获任命为安东军司,加散骑常侍,用作招揽江南士族的支持。
司马睿有任何政事筹划都会咨询顾荣的意见。
顾荣作为江南名士,又居要职,因而甚得朝野敬重。
顾荣又向司马睿推荐陆晔、甘卓、殷庆元、杨彦明、谢行言等一些未被任用的江南名士,司马睿都采纳并一一任官。
永嘉六年,公元312年,顾荣在任内逝世,司马睿十分哀痛,追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元”。
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司马睿改称晋王,追封顾荣为公爵,开国,封食邑。
02 顾荣施炙
顾荣在洛阳时,曾经应别人的宴邀赶赴宴席。
在宴席上他发觉上菜的人脸上显露出对烤肉渴求的神色。
于是他拿起自己的那份烤肉,让给他吃。同席的人都耻笑他有失身份。
顾荣说:“怎么会有整天做烤肉而不知道烤肉味道的人呢?”
后来战乱四起,晋朝大批人渡长江南流,每当顾荣遇到危难,经常有一个人帮助自己,于是顾荣感激地问他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得到烤肉的人。
03 诈酒避祸。
永宁元年四月,齐王司马冏杀司马伦,迎惠帝还朝。
惠帝任命齐王为大司马,执掌朝政。齐王置掾属四十人,委以心腹,于是政出齐王,天子形同虚设。
齐王久闻顾荣之名,于是征顾荣为大司马主簿,成为齐王的重要幕僚。
齐王既得志,骄横暴虐,宠幸嬖佞,忠谋者远,直谏者诛。
但顾荣既为主簿,不能不谏,否则齐王败亡,祸延及己,于是劝谏齐王道:“古人说,谦受益,满招损。今殿下举动骄恣,势压群下,这难道是君子的处世风范吗?望殿下居谦有终,永保令誉。”
又劝谏道:“凡掌权者,有得势之时,必有失势之日。这就是杨雄所说的,旦握兵权为卿相,夕失势则为匹夫者。宠辱皆在转眼之间,荣枯就如反掌之易。愿殿下有一颗平常心,妥善处理国家政务。臣既为幕僚,不避斧钺之诛,献逆耳之言,请殿下三思。”
齐王大怒,不纳其言,于是顾荣终日酣醉,欲诈酒避祸。
顾荣的挚友冯熊闻其朝夕饮酒,不理政事,乃劝道:“酒这种东西,能给人欢乐,也能丧志,故古人称酒为狂药。古今以嗜酒致祸者,往往可鉴。你沉湎于酒,日夜举杯痛饮,此非贤者所为。愿你察古今之善恶,厉行戒酒,勤于政事,休败三俊之名。”
顾荣答道:“我幼读史书,略知古代好酒误国之遗事,难道不知道酒之为祸败德吗?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今齐王骄恣擅权,不久必败,我在其府主事,诚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因此放性酣醉,以消忧患耳。”
冯熊道:“既如此,我有使君脱身之计。”
几日后,冯熊对齐王长史葛旟道:“顾荣好酒,不足成事,你为何不劝齐王将其迁出府外,以免误了政务。”
葛旟道:“你言之有理,我正想就此事禀告齐王。”
于是葛旟入齐王府,把顾荣好酒贪杯之事说与齐王,齐王道:“我重其名,以故用之。今既如此,立即迁之。”
于是改授顾荣为中书侍郎,中书省长官之副。
顾荣用冯熊之计,出为中书侍郎,在职廉明,不复饮酒。葛旟惊异,问顾荣道:“你任中书侍郎后,为什么没见你再醉酒?”
顾荣恐诈酒之事被发觉,又开始饮酒,每日大醉不醒。不久,顾荣借故辞职南归。
04 私交张翰。
顾荣在吴亡后到洛阳任官,期间常常饮酒,更向同郡好友张翰说:“惟酒可以忘忧,但无如作病何耳。”
他日,张翰慨叹时局混乱,像顾荣这些有名气的人难以求退保身,劝他凡事曕前顾后时,顾荣亦怆然地说:“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
顾荣向来喜好抚琴,亡故后,张翰前来大哭,既而上床鼓琴数曲,抚琴而感叹:“顾彦先还能再欣赏这琴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