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行业,看上去高大上,以至很多人以为是一群高学历的文化人,喝着咖啡,围坐一圈,进行头脑风暴。至少也像鲁迅他们,是作者与作者就文学,就社会变革而做的讨论与交流。
然而,编辑的工作真的这么高端有趣吗?非也。
编辑分为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有的一人兼任,有的截然分开。策划编辑主要与作者打交道,文字编辑则与文字死磕。它们的考核方式也不同:策划编辑看的是业务量,拉了几本书,价值多少钱;文字编辑考核的则是字数。
一般的出版社还设有校对岗位,校对也是负责看书稿,而文字编辑与校对的不同点在于,他们负责三审,校对负责三校。
策划编辑的工作或许有趣些,至少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认识不少作者,积累人脉。而文字编辑就是埋头书稿,熬夜熬得两眼昏花。
曾有一个同事用一句词形容编辑,特别形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所谓衣带渐宽,并非想念书稿,或为书稿发愁,而是天天坐着看稿,身形越来越胖,肚子越来越大,衣服越买越大码。
为了印证这句话的正确性,我社不少工作五六年甚至十多年的编辑,或多或少都胖了一圈。
只是胖吗?还有视力下降的,颈椎突出的。
曾听其他编辑说,她们为了赶稿,前一天只睡了两三个小时。当时我还不理解,认为书稿再重要,也没有健康重要。我宁愿粗糙一点看,也不能缺了睡眠,坏了身体。
然而轮到自己时,我也变得这么拼命。年底为了多出书,免得第二年书号下降,以及影响自己的工资,这两个月所有人都是马不停蹄,拼命奔跑。所以,为了不耽误别人书稿的进程,我有一个多礼拜都是坐在桌前十几个小时,中途只吃个饭,上个厕所,更别提周末。
有时看书稿看得恶心想吐,却依然不敢松懈。明明可以粗糙一点看,但出于职业道德,还是认真起来。
当然,并非人人如此。有的编辑或校对看过后的书稿很干净,很明显就是没仔细看,因为质量再好,或多或少都会存在问题。
偏偏我们行业均是以字数的多少作为考核标准,以至不少人马虎潦草,随意应付。而这样的人,是对自己不负责,即便工作了十几年,还不如那些工作一两年的。
我社甚至规定每月看120万字,每天都在赶稿的路上,有何趣味可言?何况如今稿件质量差,内容枯燥无味,看稿再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只是任务而已。
那我们一群人聚在办公室,除了谈工作,看书稿,还干什么?吐槽!吐槽这么差的文笔,这么混乱的逻辑,为何也能出书;吐槽为何看不到一本内容和文笔俱佳的书稿。
我还比较淡定,因为这是出版行业的常态,早就习以为常了。
有次遇到另一个社的同行,聊起了这个话题,她搞笑地说:“你想和我社的书稿比烂吗?还有比我社更烂的书吗?”
没有最烂,只有更烂,有什么可比的?
如今出书,基本上都是自费。教授要有研究成果,必须出书,而一本书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其实浓缩成一篇论文的篇幅就差不多了。另有不少作者可能心中有个作家梦,所以自费出版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也正因为自费,作者对自己的书稿都不怎么负责,连抄录引文都会错。一本书,若去核引文,十有八九都有问题。而出版社要想有利润,无论书稿多烂,也会巴巴地求着人家来出。
文化人的骨气和节操呢?早就没有了。一切都是为了利润。如今卖书的利润非常少,一本书能够卖一两千册就不错了,所以只能拼命地出新书。
其实,一个出版社的利润在再版书上。再版,说明销量还不错,而且不用再投入什么成本。一个出版社,不管如今多么不景气,总有几本书持续畅销了几年,并不断加印的情况。
不过这跟编辑没什么关系,工资永远就那么一点,不会有提高,甚至连千字的单价也提不上来。编辑学历高,很多都是曾经的学霸,但有什么用?这是行业性质决定的。
所以,我们一边秉持着文化人的初心,一边吐槽着看稿。无论如何,一本书稿再烂,我们也得凭着自己的能力,让它还算看得过去。错别字总得消灭干净吧?引文总得核一下吧?语无伦次的句子总得重新组织一下吧?
曾有领导说,不能花太多时间在引文上,因为太难核对了,而且质检一般不算引文错。可是看着满页的错误引文,我们的良心会痛啊,所以只能牺牲自己的时间去查上百条引文。
也有领导说,编辑的能力不一定比作者好,所以不要改得那么花。他以为我们想改那么花吗?实在是太烂了,有本事就别让作者出啊!
可这是鸡肋啊,虽然食之难以下咽,但又不能舍弃。所以最后苦的还是编辑。
好了,不说了,继续看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