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山下英子的畅销书《断舍离》的读书笔记
我们以为为一个商品付了账,带回家,它就属于我们,开始为我们服务了。殊不知我们并没有拥有这个物品,只是让它找到了寄主,从此,我们为它负责。
看着满屋的东西,想要整理却力不从心。乱七八糟的生活也印证了没有条理的思想和生活。
面对乱七八糟的生活,我们该逃离?还是该整理?当然是后者,这是我们的生活,我们自己的空间,怎么就让这些物体反客为主,堂而皇之地蚕食我们的生活,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网上充斥着各种收纳术和整理术,然而将庞杂的东西整理好,不仅耗时耗力,也无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彻底的改观。
我们需要的不是整理,而是断舍离,我们中的大多数可能做不到乔布斯那样的极简主义,但是至少我们可以让自己的生活简单点、舒心点。
每到换季,姑娘们都会抱怨没有衣服穿,好像满橱塞满的衣服都隐身了,好像去年的这个时候都是裸奔过来似的。
其实,我们不是没有东西,而是拥有太多,导致了选择困难症。
我们那么喜欢买东西,却没办法扔掉东西呢?
有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
逃避现实型——“真麻烦”:这种类型的人太忙碌,几乎没什么时间待在家里,所以也没办法收拾屋子,多数情况下,这种人都是对家庭有所不满,不愿意待在家里,所以就找各种各样的事,让自己忙碌起来。加上家里乱七八糟的,所以就更不想待在家里了。慢慢地,在这样的恶性循环里越陷越深。
执者过去型——“真可惜”:这样类型的人,即便是现在已经不会再用的过去的东西,也非得收着不可。相册、奖杯等等,统统当作命根子似的保管起来。他们多半隐含着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从不想面对现实这一层意义上来看,与逃避现实型也有相通之处。
担忧未来型——“也许有天会用到”:这种类型的人致力于投资不知何时会发生的未来的不安要素。这类人的特点是过分地囤积纸巾等日用品,要是没了这些就会觉得困扰、焦虑不安。
在以上三种人中,第三种人最多,但是有些人可能兼具以上两点甚至三点。
知易行难,即使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大多数人还是不会立刻去改变现状。人是有惰性的,不待问题坏到无以复加,都会有维持现状的惯性。
那么,假设我们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想要改变生活现状,那该怎么办呢?
大部分不愿意扔掉东西的人,大多存在“物本位”思想,而不是“人本位”。
比如一些过时的衣服、过期的化妆品,其实已经不会再用,但是总觉得扔掉了可惜。
正是这可惜二字,让我们忘了买东西是为了让自己享受,而不是让东西不可惜。我们对东西的怜悯,毁了通向精致生活的梦,我们到底让多少没有用的东西占据了我们的空间?占据了我们的思想?
有些东西就像残羹冷炙,扔掉了是垃圾,吃掉就是身体的垃圾。只要你不再用它,无论它在眼前、藏起来还是整理起来,都不能改变它被遗弃的事实。
就像不再被宠幸的嫔妃,大王又何必将她关在深宫,还是放她一条生路吧。
下定决心之后,就立刻行动,不要有太多不合实际的目标,想要用一天彻底改变生活是不可能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的生活乱成今天这样也是日积月累所致。
然而也不用太悲观,只要将断舍离的想法落实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收拾一个抽屉开始,让一点点的小小整洁慢慢在生活中蔓延,只要保证你买入东西的速度小于扔掉东西的速度,让生活更有条理的那一天就一定会到来。
对于东西的价值,可以采用三分法,简单地说,就是将物品分成三类,如果分成三类还是无法帮你做出最终的决定,可以将其中的一类或者几类继续采用三分法进行分类,然后决定哪些留下,哪些送人,哪些扔掉,哪些待定。
日本有很严格的垃圾处理办法,而中国则比较随意,从这一点来说,已经大大降低了我们处理垃圾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
整洁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呢?书中提到了七五一原则。
看不见的收纳箱只能放满七成;碗柜等看得见的地方只能放满五成;装饰性的空间只能放满一成。
量贩式的卖场总是塞满的东西,精品店的东西则是零散少量,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是为了量牺牲质?还是倒过来?
当我们的四周不再拥挤,周围充满了最美好的事物,定会感觉到神清气爽;当这种思维方式形成习惯,我们会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只让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事占据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这样的生活,只是想想也会觉得惬意。
开始断舍离,打造一个舒服的生存空间,追求更加有条理的生活。
整理生活从整理思维开始,整理生活也会让思维更有条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从今天起,减少买买买,开始扔扔扔,一段时间的减法之后,相信你会发现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也会遇到更加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