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与人相处之中,会在第一次相遇时就产生某种敌对或者亲近的感觉。这种一面之感将会对后面的继续交往产生持久的影响。令人好奇的是,在第一次见面的两个人中间,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呢?或者再问,这样的一种一面之感其来源又是什么呢?
如果从意识的层面上看,更多的可以理解为两个人在认知及观念方面的差异,毕竟人与人的交往都本着趋同的倾向。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在寻找着另一个自我。当然,在意识的背后有着另外一些值得深究的内容。
有什么内容仍旧隐藏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呢?这些内容决定了我们会有如此的意识,还有就是这些内容在我们心理过程中过于的熟练,乃至于启动的时候超出了意识所能够捕捉到的速度,在不自查自觉的过程中,就已经完成了相关完整的心理过程。
对于前面的一点,可以归为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基于本能而做出对于交往对象的一种诉求,而这种诉求当在意识之外时,会不被自己所知,当遭到对方的拒绝和排斥的时,所引发的情绪体验又准确明白的呈现到当前心理前台上。比如在一个长期缺少母爱的人来看,在对于女性的交往中,总是有一种潜意识上对女性母性化的倾向。如果对方并没有表现出一种对自己的母性般爱,那么就会存在一种失落失望的情绪。结果是这样的一种情绪会被意识重新的处理作出更能够被世俗接受的理由解释。这也正是因为个体极力的回避因为缺少母爱的缘故,就这一点上被放进了潜意识之中。
我们从来不会忘记所有的经历,时间也不会将经历带走。所有记忆不起来的经历,只是以某种变异的形式放置在了潜意识之中,时刻寻找着意识的薄弱口,伺机而动。只是这一切不会被个体所意识,但却做出了由其所决定的行动。
面对生命之中任何严重的丧失,都会引发我们内心极度的痛苦,而每一个人都积极的尝试去解决这些痛苦,如果不能够充分的哀悼这份丧失之痛,就会沉潜在潜意识中,时时扰动着敏感的神经。这就说,在面对悲痛的时候,充分的发泄是至关重要的,这会更大可能的降低此事件对后续人生的影响。
当一个人能够承认并意识到由于长期缺少母爱而造成的悲伤,那么这就会把潜意识中的冲突意识化,在一定程度上会消减在与他人交往时,对他人过分的情感索取。
在教育中给我们两点提示。如果孩子还不具备处理重大心理冲突能力,那么“善意的谎言”是必须的一种处理方法。当然如果能够避免此类重大心理冲击事件的方式是最好的了。在儿童看来,父母是自己的全部世界,父母的存在及稳定情感生活在孩子眼中如同日月星辰布在天空。任何来自父母方面的变化都将会是强烈的心理冲击。
当一个人讨厌另一个人的时候,另一个人只是被这个人的潜意识进行了重新加工而已。却不是意识中所有的那些理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