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一直是我心中的痛,这么大人了,居然不敢下水?我总感觉会有人在这么嘲笑我。以前也去游泳池扑腾过几次,也层自己学习视频幻想下水就能游,结果水里来,水里去,还是一只旱鸭子。
直到今年7月份,我又重燃希望。我的希望来自我的教练——007写作社群的高勇战友,他听说我不会游泳之后,很自信的跟我说,三次,甚至可能一两次就可以教会我游泳,我觉得这太夸张了吧,何况他自己也说是民间自学成才的游泳教练,但他是007er啊,学习能力强,也不会吹牛的,于是,我立刻决定开始学习游泳。
一下决定,我立刻购买装备,泳镜、泳帽、泳裤,京东下单,第二天就到货了。
学习游泳之前,当然要做好准备,除了购买装备之外,更重要的是心态调整,像我这种一把年纪,久下水而不会游的,肯定是对水有了恐惧,所以先要去除对水的恐惧,这一点上面,我很信任勇哥,安全感是有的。我心里在想,既然别人能行,我也肯定能行啊,而且游泳就像自行车一样,这些技能一旦学会就不会忘记,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也是有信心的。最后一点最关键,要有耐心,三次能学会最好,不能的话也不用着急,学习总归是有一个过程的。
01第一次
第一次学习是7月10日,时间紧张,只是学了不到一个小时,但是进步是非常明显的。其实我一直都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我以前居然不知道要买泳镜,总觉得鼻子会进水,于是一直在嘀咕是不是要把鼻子塞住或夹住,还有耳朵……勇哥肯定的跟我说,不用,有泳镜足以。
当带上泳镜下水后,当我在水下憋气却能清晰看到水中景象的时候,当解放了眼睛消除了恐惧之后,那一刻,我只想拍大腿,要是早知道用泳镜我估计早就会了。这么简单的最少必要知识我以前居然不知道,然后那些小时候游泳自学成才的朋友居然也不知道,于是就被卡在这儿了。
以前也担心鼻子和耳朵会进水,事实这完全是多余,有了泳镜就可以练习憋气,可以自然憋气之后就等于熟悉了水性,你知道了一点——水有浮力湮不死。而且练习的游泳池基本是保证你站立位不会被淹没的,我练习的就只有1.5米深。
憋气,放松,身体自然会浮起,接下来随意滑动手脚身体就可以动起来了。我以前一直苦恼的是自己总是游不起来,再怎么用力都是在原地。这一次先学的是用脚上下打水,我惊奇的发现自己的身体居然动了起来,有意思的是可能是用力姿态与方向的问题,我用脚打水却是让身体向后动的,这就尴尬了,不过能动起来就挺高兴的了。
02第二次
第二次练习是7月11日,感受到自己昨天的进步,心里很开心,也有了信心。这天,勇哥改变了策略,教我学习蛙泳。
双手掌心朝下向前伸,先吸一口气,让双手和头下沉,这时候下半身和腿就会自然的浮起来,此时身体就可以成一条直线,很明显,只有身体与水面平行,这时候用的前推力才是最有效率的。刚开始,我都是在游泳池壁边练习,当身体浮起接近直线的时候,我就用脚猛力向后蹬池壁,这样就给身体一个初始的强大推力。
练习蛙泳,勇哥是让我手脚分开练习的,我先是保持双手前伸不动,学着蛙泳的腿部动作,收腿—>外翻—>后蹬—>内夹。这四个动作是连贯的一气呵成,小时候自己看过许多青蛙,也仔细观察过,这就是青蛙的标准动作啊,地上蹦跳、水里游动都是这样。我觉得应该不难,结果自己绕了好几个弯。
前一天学完之后,自己就想着要查找资料多练习之类的,于是在网上找到蛙泳教学视频,学习揣摩了好久。视频中特别提到,收腿之后要外翻,就是两腿分开的同时要做旋转,膝关节内夹一点,两踝关节尽力分开,勾一点脚尖,用整个脚掌对着后面的水。我觉得挺有道理的,就把这些细节记忆下来,准备晚上的时候用起来,也让勇哥夸一夸。结果,真正下水之后,这些细节就怎么都做不好,不协调,也游不动。勇哥这时候来了一句,有一种学生是最不好教的,那就是先入为主,受到其他影响有了自己的想法。
我不禁脸红,但有点不信邪,这视频可是奥运冠军教的,又自己用视频中的方法摸索了一阵子,最后还是不行,只能老老实实的按照勇哥的方法训练。他是让我收腿之后不用想着什么外翻,直接两腿分开向后蹬就可以了,慢慢加上内夹就行。
问题一个接一个,好不容易四个动作做出来了,结果收腿有问题,收腿与后蹬之间间隔太长,自己收腿之后很容易就身体下沉,结果不是与水面平行,都快垂直了,这样就特别费劲还游不动,后来分析发现这是收腿的时候大腿弯得 太多了。还有一个问题折腾我最久,勇哥总是说我向后蹬水的时候缺乏弹性,太过用力,直来直去,这样费劲还没什么推动力。
我确实是太费劲了,下水不久就打嗝,学了一会就肚子不舒服,一开始以为是内脏疼痛什么的,上岸休息后才感受清楚是腹肌太疲累,在练习蛙泳双手动作的时候,不一会两个胳膊就累了,用不上劲。
练习手部动作的时候,双腿保持并拢不动,双手在身体的侧前方划圈,外划—>内划—>前伸,从前方来看动作路线形成一个漂亮的桃心形。这个还比较顺利。但后面的手脚协调练习又是难关。
手脚协调练习,一定要克服同手同脚,一般是双手外划和内划之后,双腿就快速收、分、蹬、夹,一气呵成,至于双手前伸的动作可以在双腿蹬水的时候做,也可以等双腿动作
做完之后开始,作为双手动作的起始。这个先手再腿的协调练习,对我来说特别费劲,都要用力,而且生怕游不动就拼命使劲,脑袋里还要想着手先做什么,腿先做什么。
03第三次
第三次练习是两天之后的7月14日,必须休息一下,两个胳膊恢复比较慢。这一次与第二次都是练习两个小时。
开始接着练习蛙泳的手脚协调游动,并且做了多次的快速动作,也就是让自己的动作熟练自然,同时还是在体会双腿的弹性。接着就是换气了。
换气练习,第一步得先让自己的头浮出水面,其实这是很容易的,在双手外划的时候,头就自然会浮出水面,但双手也有一个技巧,那就是在外划的时候,掌心由原来的向外变成外下,这样更方便头浮出水面,出水的同时要仰头,刚开始不用想着呼吸,先把手脚头三动作协调练好。
这里我也遇到了问题,就是头浮出水面后,很快就会下沉,而且感觉下沉了很多,身体还有变垂直的意思。这种时候就会有点慌了,于是很容易手脚并用乱蹬乱划,想着快速浮出水面。其实这里不用着急,出水后的下沉是正常的,自然放松,越紧张下沉越多,一会身体就自然会浮起来一些,这时候继续双腿发力。
换气的动作是一手一脚一呼吸,双手外划,头浮出水面呼吸,下沉之后双腿蹬水。呼吸应该是先鼻子呼气,然后口鼻一起吸气,这样效率最高。我呢,总是想着嘴巴呼吸,鼻子不动,因为怕进水,而且意识控制一个嘴巴总比控制嘴巴和鼻子要简单点。我又想起了前几天看的蛙泳视频,其中说,初学者多在双手外划的时候吸气,游泳运动员多在内划的时候吸气。而且他们很多是在水里面呼气。我发现自己也可以在水里面呼气了,这样就只需要在浮出水面后吸气就可以了,大大简短了需要浮出水面的时间。
这里勇哥及时纠正了我,水里面呼气很容易下沉,而且头浮出水面的时间完全足够换气。可惜直到第三次结束我都没能学会自然换气。
第四次练习又是两天之后了,7月17日。这一次的重点就是要学会换气,之前憋一口气大概能游个6米左右,但是不会换气扔到水里还是一个被淹的下场。这一次我决定按照自己的来,还是习惯使用嘴巴呼吸,头浮出水面之后,嘴巴立刻先呼气再吸气,身体下沉自然放松,然后蹬水,划水,掌心斜向下,头很快就浮出水面,手脚也不用大力了,注意力集中在嘴巴的呼吸,不要大口,小口即可,反正每次都会浮出水面,气息完全没问题。
很快,半个小时后就找到了感觉,能够轻松换气了。勇哥一看我基本会换气了,就立刻带着我去旁边2.2米深的泳池试水。说实话,心里挺打怵,但勇哥跟我说,深水反而更好游动,浮力更大,就先让我感受自然放松下沉,一会身体就自然浮起了。这我都是在泳池靠边练习的,毕竟还是对水有恐惧。过一会就开始真的游动起来,我也是拼了,反正有这么多人,肯定淹不死,不停的告诉自己放松,每换气一次都在暗自庆幸,结果十多次后一下换气没成功,气息一乱身体下沉,人就慌了,就开始手脚乱蹬朝着岸边扑腾,这时候勇哥及时扶助我来到岸边,有惊无险。第一次深水试验虽然呛了一口水,但发现自己真的可以在水里游泳了,心里美滋滋的,第一次不熟练,但已经是质的变化了,多练习的话肯定没问题。
果然,再次回到1.5米泳区,第一口气就游了30多米,之后来回游动,50米的泳道游了六七趟,最关键的是十分轻松,之前可谓是使劲了浑身解数,但游不远一下就累了,现在相信自己可以很轻松的游个几百米。
04感悟
你可能奇怪,我标题说的是三次学会蛙泳,怎么第四次才学会,因为第四次一下就学会了啊,而且第一次时间不到一个小时,就算半次吧,勇哥可是说我应该一两次就学会的,我可不想当笨学生。
这一次学会游泳的经历给我带来的喜悦和收货是很大的,从一个旱鸭子变成了真鸭子<_>我一直向往能够在水中自由活动,游泳也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我一直向往在水面轻松惬意的漂浮,看着鱼跃鸟飞、白云悠悠,对一个爱惜生命的人来说游泳绝对是必备技能。
一次学习的过程,再次强化了自己的信心,别人行我也能行。想起了之前学会吉他、洞箫的过程,那一刻,真正学会一个技能,跟真正做成一件事情一样,内心的满足与喜悦都无以言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么大了才学习游泳,其实是一件好事,小时候的学习经历不会这么深刻,也不太当回事。
当真正会游的那一刻,是无比的自在安乐。最后一步的换气我是怎么学会的呢?其实与我最近的一些探索分不开,就是放松、感受当下、感受周遭,身体放松,放下头脑,感受水流与身体的接触,感受嘴巴呼气吸气的那一刻。所以,真的挺有意思,一个游泳都让我感受到了冥想中的放松与安定,而冥想的方法也是可以用在许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