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变故乡,始于背起行囊步向远方的那一刹那,只是我当时没有意识到。
十八岁那年,我离开父母,告别了熟悉的家乡。都市的快节奏,令人眼花缭乱的生活,体内上升荷尔蒙很快重构了我对未来的向往,对家乡的思念逐渐被埋在了内心最底层的角落。冲动的我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远方。
我在一座号称中国底特律的山城扎了根,而且一呆就是十多年的光阴。期间断断续续回去了几次探望父母,每次都感到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楼房越来越多,道路越变越宽,认识的人越来越少。而我牵挂的父母则日渐佝偻,还时不时咳个不停。母亲本来就患有肺气肿,身体更显虚弱。当了一辈子工人的父亲临退休前终于熬到一套福利楼房的指标,结果钱还不够,最后还是我们兄妹几个凑了份子才买下。楼房的好处是冬天有暖气,不用担心烧煤炉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硫化物对呼吸道的影响, 不足的是没有电梯。爬楼对常人来说是锻炼身体,对母亲则是巨大的挑战。四层楼梯,母亲经常需要休息四五次才能爬完。因此,二老都是冬天住楼房,一开春就搬回老家居住。我每次回去,父母除了张罗着让我吃好喝好之外,总是带着我住几天楼房,再回老家住几天。每换一次地方,就意味着需要重新开灶和准备各种食材。我便推脱说待在一个地方其实也挺好的,但又怕伤了二老的心,几个回合下来,也就乖乖的随他们挪来挪去。二老的兴奋让我有时觉得他们更像小孩。其实,我知道他们是想传递给我这样的信息: 家里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让我不用惦记着他们,安心在外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