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艳如笑
和儿子谈论怎么填报志愿时,我们会给他一点指导性的建议,比如要求他选自己喜欢的专业的同时,也要顾及一下现实,毕竟他长大成人之后还要承担养家糊口的义务。
说得多了,儿子就说:“哎呀,你们这一代人还是比较现实的!”
听到儿子这样说,觉得也是!认同的同时,心里还是有一点点苦涩的,我们这一代人比较现实,是因为我们当时的生存条件要比他们这一代要恶劣得多吧!没有雨伞挡风雨,只好赤脚奋力向前奔跑!没有大树可遮阳,只好光背在烈日下烧灼!
而他们这一代,打出生,没挨过饿,没受过穷,物质层面的东西,没有过缺失,所以有资本浪漫。我也明白他们眼中的浪漫,是生日时的蛋糕,是节日时的鲜花,是观影时的爆米花,是聚会时的觥筹交错,是结婚时的盛大仪式,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确实浪漫,满满的物质感,怎么看都觉得他们才是真现实!
反倒,觉得我们这么现实的一代,还真有些浪漫!
我在莲镇亲戚家寄读过一年书,学业结束,回自己所在的县城时,每天和我晚自习后同路回家的一位同学,知道我要走,写了一封信作为离别的礼物送给我,信中摘抄了他自己写的十二首莲叶诗,那真是非常美好的礼物!有两个同叫云岚的女孩子,跑到我亲戚家,各送了一本笔记本子给我,说以后我们就可能难以见面了!真的,离别之后,再也没见过了!还有一女孩叫桂娣一女孩叫小能,离别后还写了好多封信给我,桂娣后来学做裁缝,小能考上大学分配到省城教书。感恩这些遇见,感恩这些缘分,这些美好永留心间,成为了我生命中的浪漫。
高中时,我和玲晚自习请假,偷偷去看电影《红楼梦》,看完一起回学校宿舍,两人乐得像捡到了宝。毕业后,我和玲都去到了省城。我在城市的西头,她在城市的东头,一年只能见一两次面,一是学习紧张,二是没有闲钱坐车。因为想念,每周一封信在城市的东头和西头来来往往,聊学习,聊生活,聊我们看过的书。
有一次,玲将一篇自己喜欢的小说手写寄了给我看,抄了整整十七页,厚厚的一沓,塞满了信封!在寂寞的城里,赣江的风拂在身上,读着那些文字,有点孤独,有点温暖!
参加工作了,她在一个山沟沟的军工厂里上班,我在一个偏远贫困乡教书。到了周末,互相思念了,就辗转倒上三班车去看望。没有多少钱,但每次也会买一本书或一件衣服或一双鞋子作为礼物。早上一起到菜市场买点小菜,自己炒着吃。都只有一个电炒锅,放在宿舍外面炒小菜,像过家家一样,挺有意思!
有一回晚上,我们把排骨和白豆腐装铝饭盒里,丢在电炉上煮,香气喷鼻!冬天的寒风打得窗玻璃啪啪作响,两个人就着小饭盒,一人一口吃着,热乎乎的。这时候学校领导突然来查寝(那会儿单位限电,禁止用电炉),听到动静,赶紧把电炉塞到床底下,把饭盒盖起来,用一件衣服罩在上面。现在想起当时场景都忍俊不禁。
读大三的时候呢,生了一场大病,出院之后呆在家里休养。有位同学来看我,骑着自行车,采了一大把映山红送给我,红艳艳的,心里觉得很暖,病体也轻快了不少。
一放寒假我就住到山上老家去了,板凳那会儿追求我,坐一百多公里的班车,然后到陌生的人家家里借了把自行车骑着上山。满山是雪,到山顶家中,全身是水,汗水加雪水,说根本骑不了车子,一路推着车子上山的。哈哈,这样冰天雪地的高山,怎么可能骑得了车呢!推三十多里的车,独行于漫山风雪之中,去见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呵呵,有点傻!
和板凳结婚的时候没地方住,租了他单位的一间平房,破破烂烂。但是房子里面用地塑一铺,想像我们有地毯一样。小茶几上经常摆一个陶瓷花瓶,採一些后山上的野花插上,觉得日子像那些野花一样,朴实自在!
板凳炒股赚了六万块钱(那时对我们来说,真是巨资,发大财了!)我还在上班中,他骑着自行车冲到学校,把我从教室里叫出来,站在楼梯口兴奋而又神秘地告诉我:“艳,你知道吗,我们有钱买房子了!”唉,他完全可以把这消息等到中午我回家的时候告诉我,他太激动了!
……
不知道这些算不算浪漫?但是这些情节,真的深深感动了我!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浪漫!我们那一代人的浪漫就是这个样子的,只要一想起来,就能感觉出好,感觉出美,感觉出隽永,感觉出情深意长!
孩子们的浪漫,是靠我们这些现实的人支撑着,而我们的浪漫,他们可能真的不太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