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期就总听老师讲这本书,但一直苦于没有时间,正好趁这次机会花了一周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
在本书中,有几种不同的婚姻价值观,一是像夏洛特和柯林斯那样,完全建立在经济基础上,夏洛特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子,只是相貌平平,家里没有财产,到了二十七八岁还是个"老姑娘"。她之所以答应嫁给那样一个又笨又蠢而且极其虚伪的柯林斯,只是为了有个归宿,有个能确保她不至挨冻受饥的"保险箱",婚后尝不到天伦之乐,她倒也无所谓,尽管书中描绘的她婚后并没有什么不幸,家中一切打理的有条不井,但是很难看出她的幸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旧社会妇女的可悲命运。莉迪亚是个轻狂的女子 贪恋美貌和感情冲动的缘故,跟着威克姆私奔,后经达西搭救,两人才苟合成亲,但婚后不久就"情淡爱弛"。与夏洛特,莉迪亚相反,伊丽莎白和她姐姐简的婚事则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这是真正的美满姻缘,尤其是伊丽莎白对达西先拒绝后接受,更是表明伊丽莎白对婚姻的看重,秉持没有爱情的婚姻万万是不能幸福的观点。
在小说中伊丽莎白对达西的态度与看法经历了三次变化。第一次在舞会上见达西,只因达西不太与人交谈,不邀请被冷谈的小姐跳舞,以及达西自己几句傲慢的话,伊丽莎白对他产生了很严重的偏见,她认为达西极度傲慢,是个很讨人厌的家伙,自恃家中地位及金钱多,不爱与身份地位卑贱的人攀谈。以及后来被威克姆伪善的表面所欺骗,听信了他的谎言,对达西产生了更多的误解。
在我看来,达西不与其他人交流是因为不愿意让别人觉得他有意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只是方式方法有欠妥,他不是很能装出一副虚伪的样子,对不熟的人也想不出来该怎么开始一段对话。这些在不了解达西的人看来都会认为他是个极度傲慢自大的人,在没有通读全书的时候我也一度认为他十个狂妄自大的人,但当我看到后面他对伊丽莎白推心置腹,甚至出手搭救莉迪亚时,我发现我错了。第二次伊丽莎白认清了达西的为人,但是并没有对达西产生什么特别的感情,是达西对伊丽莎白求婚遭拒之后,这次求婚,伊丽莎白把从威克姆那里听信的谣言扣在了达西的头上,给他扣了两顶罪大莫及的罪名,第二天达西交给伊丽莎白一封信
正是这封对伊丽莎白推心置腹的信,让我彻底的看懂了达西,他对朋友宾利的婚事很重视,希望他能幸福,对先父的养子威克姆也算是仁至义尽,对爱妹也是尽心照顾,是天底下最好的哥哥,对伊丽莎白的感情从未变过,对她的感情让他抛弃了门当户对的传统,他接受了伊丽莎白那些让人难以忍受的亲戚和家人,我想这一切都是因为对伊丽莎白爱的炙热。第三次伊丽莎白真正的爱上了达西,是在达西家中与达西邂逅,达西这一次对伊丽莎白真正是放低了姿态,对伊丽莎白亲切,对她的舅父舅母也很关照,这一次达西巨大的改变完全是出于对伊丽莎白的爱,直到莉迪亚与威克姆私奔,达西搭救,伊丽莎白得知之后才真正明白她对达西那炙热的爱,她在担心妹妹的同时,也在担心着达西又会因为她不堪的家人远离她,事实证明她错了,达西不仅没有嫌弃她的家人,更是对他们关照有加,这样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放低了自己的姿态,去讨好伊丽莎白的家人,最终两个人终成眷属,简和宾利也在一起了,他们的婚姻都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再考三虑,只有这样的婚姻才能真正幸福。
看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以貌取人,不能因第一印象而对一个人下定义,不该抱有偏见,也许正是这种第一印象对一个人产生了偏见而丧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像伊丽莎白和达西那样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