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带来的“桎梏”

      “我男朋友,他每天打三份工,  早上卖早餐,白天做销售,

    晚上还去夜场唱歌跳舞,月入两万多,他常常只穿一身加起来只有50元的衣服,

        一周只吃一次肉,  买底裤只要5元两条的,

      一般只有两套衣服换着穿,吃水果只吃打折的或坏掉的,

      做我喜欢吃的鱼或肉,他通常只吃素菜,因为他要留给我吃,

    请我看电影,总带我和大爷大妈一起去露天看哪种怀旧片,

    送我的花,要么只送一支,要么是捡来的,

    我买一百多的衣服,他反复抱怨太贵太贵,

    可我家里有紧急事,他却愿意一次拿出5万块。”

    “有些原生家庭特别苦的孩子,天生就一直有这种焦虑,跟我一样,现在我的消费水平与我挣钱能力总是不成正比,

    有些生在福堆里的孩子,总是有多少钱敢全部花光,甚至向父母各种伸手,

    可我们这样过惯了苦日子的人,哪怕已经是普通人眼里的“资产阶级”,

      我还是从不懂稍微奢侈一些,甚至看不得旁人浪费,

    惊人的发现,虽然我不及那位男友那么夸张的节约,

    消费观却也有些惊人的相似,就是爱把钱花在刀刃上,

    也愿把最好的都给亲人,只可惜,有些所谓“亲人”,见惯了大款,哪怕你愿意不吃不喝奉上所有,

  仍会被人不屑一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