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告诉自己别去想一件事情,你会发现根本控制不住自己去想。因为这件事情已经作为标记存在于脑海中,并激活了和它相关的神经元链接。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白熊效应,讲的就是让你不去想像一只白熊,反而会去想。
同样的,当你连续工作一小时后,注意力开始涣散,各种奇怪的与工作无关的想法乱入,或者想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时,发现自己根本就做不到,越想集中越集中不了。
01 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原因
1.外部原因
外部干扰是会时常影响到自己,造成注意力无法集中。
当你想要专注于当下的工作时,办公室里同事谈话的声音与内容,会让你的思绪不自觉跟过去;或者接下来有个什么会议要准备资料,同事过来和你沟通项目细节,亦或是办公室外的装修声音等等。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陪伴在身边的手机,它会有信息随时弹出来,你会在无意识状态下点了进去,平台的自动推荐机制根据你的喜好推荐符合你喜好的消息,越翻越上瘾。都已经忘记了自己开始是要做什么的了...
以及一些环境的影响,比如温度过低或过高,嘈杂的环境,刺耳的噪音等都能使注意力无法集中。
2.内部干扰
思考是需要进行进行能量消耗的,而我们的大脑是很懒惰的,在你不去“监督”它的时候,它就会偷懒,去做些不费脑力而感到愉悦的事情。
当你在工作或学习需要消耗能量时,它会转向思考今天午饭吃什么,追的剧今晚要更新了,办公室的八卦等等这些不需要动脑力的动作,这种情况产生时,你就已经在走神了。
当你越想越多,思绪越滑越远,注意力就越来越分散。
还有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比如压力过大、生活负担过重、不良的情绪等等。身体上的有睡眠不足导致的疲劳过度,或某些疾病的影响。
内外部干扰的效果很好,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办法完成既定的事情。
注意力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宝贵资源,一切的价值都源于注意力集中后的产出。同时它也是一种有限的能力和精神,需要定期对其进行补充。
02 专注冥想
每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无论要做的事情有多么有趣有意义,要专注在2个小时以上对话,适当休息是必不可少的。
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的专注力是有周期的,有个概念叫专注力共振周期,分别是15分钟,45分钟,90分钟。对应的专注力强度分别是高、中、低。
专注冥想的目的是得到相应的休息,让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以便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在要做的事情上。
短暂专注冥想:
短暂冥想有助于放松精神、集中注意力。不需要特别的准备和技巧,随时随地花上一分钟进行冥想,比较适宜在忙碌的工作中。步骤如下:
1.暂停手头的工作 给自己一分钟的时间,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注意:整个过程花不了一分钟,所以你不需要花太大心思去考虑什么时候才是暂停的最佳时机。
2.闭眼 合眼,放松。
3.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这一练习的关键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你不需要刻意地做什么,像往常那样呼吸就好,但是要注意体会吸气和呼气时的感觉。你也可以比往常呼吸得慢一些、深一些。
4.做3次腹式深呼吸 吸气、呼气,吸气时默念:吸气;呼气时默念:放松;最后一次,吸气、呼气。
5.慢慢睁开双眼,重新开始工作
就是这样!简单而有效。你可以尝试每天定时做几次短暂冥想,亲身体会它的效果。
日常专注冥想:
开始专注的冥想练习非常容易。下定决心并坚持下去,很快就能体验到它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从5分钟的锻炼开始,逐渐增加到30分钟,这样你会对锻炼感到更舒服。你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不受打扰,最好穿舒适的衣服,这样你就不会分心。
1.找一个舒服的姿势,闭上眼睛
找到一个舒服点的,让自己既能放松,也能保持机敏的坐姿,或盘腿坐在垫子上,腰挺直,双手放在膝盖上。闭上眼睛,舌头顶住上颚。
升起一股练习冥想的企图心,可以是用语言描述给自己说,也可以是在自己的内心驱动自己进行冥想。
2.专注于呼吸
刚开始的时候使用腹式呼吸,一个吸气和一个呼气为完整的一次呼吸。吸气的时候,心里默念“吸”,呼气的时候,默念“呼”。
在使用腹式呼吸的过程中,是不能自然呼吸的,因为会进行呼吸的调整,如让呼吸更深长,和平缓等。在观呼吸一段时间后,身心自然会平静下来,那个时候,你的呼吸也自然会更平静,平稳,不再短、浅、快。
呼吸的过程中,可以试着想象一些画面来帮助冥想。例如想象大海里的一枚浮标,随着你呼吸的波涛上下浮动;想象肚子上有一朵莲花,每次呼吸它都会绽放花瓣。
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放松下来。深深地吸一口气,再彻底地呼出去,感觉各种紧张情绪都离你而去。
3.正确对待走神念头
在专注于呼吸本身时,你的注意力会在空气从鼻子进入和呼出的感觉,感觉到吸气是胸腹的扩张和呼气是的收缩。当不再专注于呼吸时,或者在呼吸的过程中,你很容易就走神了。
你会不知不觉地想起今天发生的事情,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明天吃什么呢,周末去哪里玩等等不可控制的念头产生。
当这些念头产生,让自己不再专注于呼吸上时,请不要企图去压制念头。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念头并不会消失,反而会越来越多。
念头不是你的敌人,它的本质就是空的,是幻象。因为人是无法“感知”过去的,最多只能“回忆”过去,而回忆必然是偏离真实的,带有自己的主观渲染的幻象;人也无法“感知”不存在的未来;人唯一能够真实感知的,就是当下,其余都是幻象。
而要“消灭”念头,首先要“接受”它,不抗拒也不回避。不去对抗任何念头,完全任由她随便来去,就像看表演一样,各种角色一个接着一个地浏览过去。
当你明白你意识中的这些念头都只是些匆匆而过的角色,它们很快就会被新的角色取代时,你会抓住其中一个吗?
学习接纳是训练觉知力的前提,否则,你永远会在抗拒的习惯里打转,让自己跳不出自己思维的局限,也就体会不到冥想的效果。
对于念头,仅仅需要察觉它的存在,让它发生,然后轻轻地将注意力转向呼吸,对待念头应该是“不迎不拒,不压不理”,当你反复训练把游离的意识拉回呼吸上,念头自然而然就会减少。
“放下,不是把思绪想法推开,关掉,压抑它们。放下,是更温柔地对待,允许思绪自由地流动,但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注意力,一瞬间接着一瞬间地放在气息的一进一出。”
觉得很难重新集中注意力,就在心里多默念几遍“呼”、“吸”,将你的所有注意力集中到上嘴唇以上、包括鼻子以内的三角形区域里,观察呼吸所带来的感知。也就是说观察气息在进入和流出时,触碰到你的鼻翼、鼻孔、鼻腔、还有人中区域的细微感知。这部分的训练可以锻炼你的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
其实我们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拥抱真正的自我。
现在你的意识已经进入了专一的状态。把整个身体作为一个整体来感知,没有什么念头,边界的感觉,范围的感觉全都消失了,一种统合一切的感觉在你的意识中不断壮大、扩展、强化。
4.结束冥想
现在如果你愿意,随时都可以结束冥想。让冥想带来的这份宁静和安稳包围着你,变成你的一部分, 让它滋养你和你身边的一切。
当然,一次的冥想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提高专注力,减少焦虑和拖延的负面情绪和行为,还要不断坚持练习,在每一次的练习中,发现令人欣喜的小进步。
03 集中注意力几大技巧
1.给冥想一些时间
给它一些时间。冥想通常需要练习。如果你期望做得很完美,你可能会给自己制造更多的压力,而不是减轻压力,你不会想要坚持下去。
2.从短时间开始
五分钟对初学者来说是完美的。坚持锻炼到30分钟左右。通过练习,这种类型的冥想变得更容易和更有效。
3.尝试其他冥想练习
如果这种经历让你感到沮丧,你真的不想继续下去,你可能会发现其他类型的冥想更成功,比如空手道呼吸冥想。
4.选择合适的时间
很多人发现专注冥想是开始一天的好方法。早晨的冥想练习可以让你保持平静,提醒你一整天都要集中注意力,从而减轻你的压力。
有些人选择下班后进行冥想,以此从繁忙的日程中放松下来,重新关注家庭和家庭。这是一个让工作压力远离工作压力的好方法!
04 冥想的进阶阶段
1.初级阶段
首先,盘膝而坐。可以是在床上,沙发上,椅子上等等。闭上眼睛,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的一个物体上,可以是某个声音,可以是自己的呼吸。总之要这个物体发生的时候要尽可能单调,只要这样你才不会被牵着走感受自己思绪漂移的路径,找到为什么会漂移。是因为自己在现实中没有得到某种满足,大脑以这种方式来补偿自己,还是因为自己的执念等等。
不要怕思绪飘走,它走一次,你拉回来一次。这样你会慢慢提高控制它的时间。
一般每次冥想至少15分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当延长。最后是每天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
2.中级冥想
将冥想应用到生活中。在睡前,你可能因为白天的某件事始终无法释怀,也可能由于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很紧张,比如演讲,面试等。
在做这些之前,万一真的有些微的紧张,不要怕,用以上的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呼吸上或者某种单调的事情上。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紧张而更紧张,也即是我们所说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3.高级阶段
你的注意力将随时随地可以提高。这样你的工作效率,学习效率,自我管理能力,人际关系都会显著提高。
“冥想,最重要的就是练习,没什么特别的法门,做就对了。它需要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吃饭和睡觉。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空出一些时间跟自己同在,练习无为,以保持冥想练习的新鲜活力。每天拨一些时间做练习的重要性,就如同每天吃饭喂饱自己。”“学会专注当下,对曾经和未来不必计较太多。
我们对曾经和未来需要明白几点:一要总结曾经的经验,二要坚定对未来的信念,这个信念是我现在的努力在未来某一天一定会有所收获。其次,专注你的身体,学会聆听你的身体,从而学会聆听世界的事物,不能妄加自己的联想,要以事实说话。爱护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从而营造一个健康的身体,学会包容,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今日精进
什么时候冥想对你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