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1日,今天是雄安新区设立的第101天。我们调研小组有幸跟随王芝老师带领的梳理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资源专项实践小分队去往保定市安新县圈头村调研白洋淀苇编这项传统技艺,并记录成图片录音影像资料,然后把调研成果提交给国家课题组,用来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形成文化虚拟再现。我们伙伴二人都觉得很荣幸并且怀抱着期待开始了为期一天的实践之旅。
一、暑期开始,实践小分队在行动
为了确保在实践过程中出现最少的问题,在出发的前一天下午,王芝老师带领全部小组开了一个小会,交代了对接情况和注意事项。当天晚上,我和搭档又梳理清楚我们的采访提纲和注意事项。第二天一早,我们大家都按照规定时间前到达了集合地点。早上7点集合,每个人的脸上丝毫看不到倦色,有的只是对身边搭档的细心嘱托和对这次实践活动的一切大胆的猜测。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累了就靠着休息一会,到了安新县的一个汽车站后,我们就开始分头去和各自负责的项目继承人对接,目的地白洋淀圈头村,这是一个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村子,我们组成了一个14人的圈头小分队搭伴去到圈头村。
由于我们统一的对接人张国振老先生恰好今天去培训,但是负责圈头村音乐会的那个老师并不清楚其他项目的继承人都在哪。所以我们实践小队负责人一直在打给张国振先生打电话询问清楚,过了很久还是没有任何消息,无奈之下,只好让我们各小组自己分别去找我们项目的继承人。最后,我们十几个人分散开,挨家挨户问我们项目继承人的信息。
在圈头音乐会的老院里就住着一个老奶奶,正当我们前去询问的时候看见她正在织席。不大的屋子中间摆着一个巨大的苇席,虽还没织完但已能看出它的全貌。跟老奶奶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以前在圈头村住的人,基本上人人都会编席,无论男女,小孩也是从小看着妈妈织席长大的,不用学就会。现在村里基本上没有人织席了,赚不了多少钱。这个老奶奶说她今天从5点起来就开始织,基本上到下午2点才会织完,看起来像2米床般大的苇席才能卖上18块钱。所以啊,奶奶说现在基本上没有干这个了。经历了一番波折,我们终于找到了苇编继承人。
二、结识苇编传人,听老人讲故事
聊天后我们才知道,奶奶叫张小鹤,但是当时申请非遗项目的时候他们给错写成了“贺”字。张奶奶还打趣道:一下子,我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了,因为我不会写鹤字。张奶奶是圈头村名人张国振先生的亲妹妹,我们问张奶奶:苇编这项技艺是怎样传承到您身上的呢?张奶奶说:俺就是从小看着俺娘织,看着看着就会了,也没怎么学。为了我们能拍到一些苇编的过程的画面,腿脚不好的张奶奶还坚持用家里剩下的苇演示了一下如何织席的过程,给我们讲了讲每个工具怎么用,整个采访的过程进行的很开心也很顺利。
聊天在欢快的氛围中进行着,我渐渐意识到了苇编这项传统技艺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正如张奶奶所说,她这代就属于一个断层,她之前基本上人人都会织席,而她的下一代基本上都去上班,没人在织席了。确实,苇编并无法保障现代一个普通人的正常花销,不仅利润低,而且织席步骤繁琐对原材料要求严格,费时费力还无法获利。慢慢地,大多数人选择去鞋厂上班,即使是以前挨家挨户都能看到的技艺,也在以人们看不到的速度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成了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件让人无奈却也没有选择的事情。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小花絮,当我们最后让奶奶对着镜头呼吁一下现在的年轻人,奶奶摆手推辞道:“不用了不用了!被村里人看见怪不好意思的。”最后的合影还是在我们的邀请下拍的。我很喜欢张奶奶,她用农村人朴实的善良感染了我们,我愿意把她的故事记录下来向更多的人讲述。走的时候张奶奶还坚持送我们走了好几道弯才让我们跟着她儿子出了村子。完成了任务,收获了感动,心中仿佛多了一些难以言说的事物,回去的路上还乘了船欣赏到了白洋淀的荷花和捕鱼人。今天的一天非常圆满。
三、继承传统技艺,我们在行动
今天一天的实践环境让我们收获到了很多。在此之前,从没有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也没有如此近距离的去探寻过一项技艺背后的故事。直到今天,当我和六十多岁的张奶奶聊着天,看着她一根一根认真的编织着芦苇时,突然明白了很多事情。因为我们对传统技艺产生关注,也促使了这项技艺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能继续让后代子孙认识了解,慢慢会发现这些传承人其实只是把这些技艺看作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当成了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他们都坚守着这份对过去生活的执着。然而有太多时候,他们的传承中夹杂着太多的无奈。他们清楚的知道,年轻人已经不再执着于他们所执着的东西,他们明白,这项技艺很有可能在他们这一代中断。他们心中仍然怀着热忱,仍然希望能够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但是他们也知道他们无法强迫下一代人,更无法逆时代的潮流而去。所以,他们选择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去守护去付出,只要他们还在,他们就还会编下去,手中的芦苇编织了一代人成长的记忆,也织出了这代人的心中深深的无奈。
岁月悠悠,白洋淀旁,还有一群人在织着苇席,和着时光,不断重复。当你近距离的接触会一点点一点点感染你,你会慢慢迷上白洋淀织苇人手中的苇丝。真切的感受着白洋淀的历史厚重感与她的魅力所在,真切的感受着那份沉淀在每个白洋淀人骨子里的情感。白洋淀苇编永远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人们编织了苇席,它编织了一代又一代白洋淀人的回忆。我们作为年轻人,应当为他们做些什么,尽我们所能去宣扬隐藏在这项技艺背后的故事。
传承二字常常被我们挂在嘴边,然而若想真正做到传承道阻且长,太多太多的故事背后,夹杂着手艺人不与时代妥协的倔强。看到了张奶奶对白洋淀质朴的热爱,家乡的技艺会成为老人一生最难以割舍的部分。我们能做的是将这份家乡情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收到这份礼物——这亦是一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