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神兽归笼失败”上热搜,这个说法有何隐患?
9月3日上午,我一打开电脑,就看到热门搜索里面赫然有一条是“成都神兽归笼失败”。
成都高温致课堂酷热难耐,学校宣布暂不到校,神兽归笼失败!__财经头条 (sina.com.cn)
这本是一个受天气影响的偶然事件,居然上了热搜。作为工作多年的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我看到这凸显出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引起厌学、网瘾、沉迷手机、抑郁问题的隐患。
不知道是谁发明的“神兽归笼”这个说法。
首先,“神兽归笼”这一说法中,把学校比喻成“笼”,虽为一种调侃,但却在不经意间给小学生带来负面暗示,因为这样的比喻容易让懵懂无知的小学生认为学校是一个囚禁他们的地方。学校本是知识的殿堂、成长的乐园,这样的比喻容易让小学生对上学这件事产生抵触情绪,对送自己去学校的家长也会心生不满,成为小学生将来产生厌学、网瘾、沉迷手机甚至是抑郁问题的隐患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今出现厌学、沉迷手机、网瘾、抑郁问题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这有社会的原因,有学校的原因,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内部。关于社会、学校和家庭如何引起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一点,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奠基人卡伦·霍妮在书里有详细的论述,不信的话,可以点击下面这两本书,然后买回去认认真真读完,就知道我并非危言耸听。
所以,要预防小学生的厌学、网瘾、沉迷手机、抑郁等等问题,我们要慎用此类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表述,为孩子们营造对学校的好感、对上学的兴趣。
其次,家长们一心盼望“神兽归笼”成功,一旦孩子回到学校,家长便如释重负、身心轻松。这种心情和感受我非常理解,不仅仅只是因为我是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还因为我也是家长,而且我的孩子已经成年了,所以,我是真正的过来人。
我很清楚家长有家长的事情要忙,比如要工作,要谈生意等等,所以不能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如果把孩子放在家里,又可能无人照看,担心孩子发生意外。
但是,越这样,越不能让孩子感觉到家长的嫌弃。
(此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在这幅画里,我看到小学生像一个球,被家长和学校扔过来扔过去。小学生看到这个,会感到自己不被爱,会自卑的。
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环境,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让他们在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时更加从容。相反,有的家长正在一地鸡毛的生活状态中,一不小心就给孩子带来了心理上的伤害,这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孤独和无助,更容易陷入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中。
无论是什么原因让家长一心盼望“神兽归笼”,有这种盼望心态的家长就已经无意中把孩子当成了负担,把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当作任务在完成。他们没有体验到与孩子共度时光的美好。家长的这种心态必然会被孩子感受到,进而影响孩子与家长的亲子关系,最终影响孩子的的心理健康。
所以,要预防孩子厌学、网瘾、沉迷手机,家长需要调整自己,改变认知,学习与孩子相处的好的方式方法,努力提升亲子关系质量。这实际上也有利于家长的心理健康。
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是真实存在且微妙的。要保护孩子,减少自己的孩子将来出现厌学、网瘾、沉迷手机、抑郁问题的机率,家长们需要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光,用心去陪伴他们成长,去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有的家长自己也沉迷于手机,不知道如何去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天伦之乐。
孩子的成长是一场无法逆转的旅程,我们别在不经意间就给孩子埋下厌学的种子。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爱和耐心去呵护孩子,为他们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为他们塑造对学校的美好印象,培养他们对上学这件事的兴趣,共同书写美好的成长篇章。
#厌学# #沉迷手机# #家庭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