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论点,天真无邪的孩童掌握着人生最简单也是最深刻的道理,虽然他们不善表达也不能论述,但是只要你善于观察和领会,你会从他们身上汲取到生命的源泉,甚至于发现人类的秘密。我知道也许它失之偏颇,但是它总是在我的生活中被一再证明,今天,又是如此。
晚上眼睛充血厉害,痒得恨不得使出全身力气揉眼,但随之又是令人冷汗直冒的疼痛。我杞人忧天地想,糟糕,连睡觉都怕了,万一明早起来瞎了呢?紧闭双眼躺在床上,杨走进来,轻轻捧起我的额头,我能感觉到他的手传递来的担心和关切。我不经意地问:“杨杨,你说说要是我瞎了有什么后果?”
杨靠在我头顶处的床头说:“一,你就看不见路了。二,你也就看不见我了。三,你就上不了班了。四,你就不能看电影了……”说到这儿,杨的声音听上去哽咽了,说不下去,我赶紧打断他,呵呵笑着说:“可惜,妈妈不会瞎的,那只是一个假设的问题而已。好了,去看看爸爸买药水回来没有?”杨轻快地答应一声:“好的!”跑了出去。
也许关闭了感官中的一项会使其它感官变得敏锐很多,我闭着眼睛躺在完全的黑暗里,窗外远处大人们的谈话声和近处孩子们的欢笑声、厨房刚刚钓鱼回来的老爸煮面的抽油烟机声揉合在一起像海浪一样一波一波地传递过来,有种特别的亲切感。我开始回味刚才杨说的话,突然觉得他说的话像是很有道理。
想想看,他说的四点概括起来其实依次就是人的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几项:生活能力、亲情、工作能力和兴趣爱好,如果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孩子的排序非常非常的耐人寻味。人生活在世界上,最基础的、不能失去的是生活能力。其次就是亲情,它是人类一切感情的基础和发源地。接下来就是要融入社会,要有基本的谋生手段,否则生活何谈质量。然后就是兴趣爱好,它是人健康心理的必需品,像帆之于船、水之于田。
一个孩子一段不经意的话,竟然蕴藏着这样的哲理。
就像前不久那次,我从一堆乱七八糟的工作和人际事务中暂时脱身回到家里,郁闷悲催,无聊地问:“杨,我告诉过你我什么时候感觉到过幸福吗?”
杨很不经意地给我一个答案:“有啊,你说过,当我出生那天,你发现你的儿子是个健康的孩子,那天你最幸福啊!”
那一瞬间我展颜微笑了,杨就是有这样的本事,一句话,就能让我领悟一个很重要的道理!
佛为何拈花微笑,我为何钟爱孩童,也许都是出于对最简单也是最深刻这一灵光的领悟?
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也不是一个简单活着的生命而已,他们是我们的老师,他们是我们的空气和水,如果你真正去了解、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