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的认知非常简单,以为信奉A就是否定B。
记得有段时间“幸福和成功”的话题炒的火热,很多文章都会列举如下例子:XX员工因为过劳而死,留下妻子和幼小的孩子。XX明星因工作太拼以致脑中长了恶性肿瘤,险些丧命……进而得出的结论是:要幸福,不要成功。
当时,有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可以来支持这个说法“珍惜今天,珍惜现在,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
那时候的我,看到很多爆文都这么说,觉得一定要幸福,成功没那么重要。我当时的理解是幸福就是要每天开开心心的,要活在当下乐享每一天。我觉得人都没了还拿什么享受呢?当然是幸福比成功更重要啊,当然是现在比未来更可靠啊。趁着青春的大好时光就应该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人生短短几十年,把自己活的那么累干什么呢?
那时候的我,平时下班看看偶像剧或者综艺节目,和朋友聊聊天或者刷刷微博豆瓣等。周末看看偶像剧或者喝个下午茶,和朋友去唱K或者去外地旅游等。
那时候的我,很少思考未来,有时候和朋友聊天谈到以后,我也是毫无感觉,心想就算现在想了也没用啊,未来谁知道呢?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我用喜欢的很多名人言论来支持我的想法:
“昨天唤不回来,明天还不确定,你能够把握的就是今天。”
“活着就应该享受当下,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刻都应该是有滋有味的,只要你用心感觉就是了。”
“过去与未来并不是‘存在’的东西,而是‘存在过’和‘可能存在’的东西。惟一‘存在’的是现在。”
就这样,过去了几年。
人有时候会突然惊醒,有一天我看着自己:一个很有前景的工作我因为不适应离职了,和男友因为他回家乡发展我要在上海分手了,银行卡里余额所剩无几。没工作没钱没事业,我的生活怎么活成这样了?我还可以留在上海吗?
那一年,我25岁。我开始反思,我感觉如果我再继续这样下去整个人就废了,我开始回忆小时候的梦想,我开始思考我过去是否哪里出错了?
那一年,我去上了对我至今影响很大的心理学课程,我开始真正的了解自己。我认真坦率地和自己谈心,不断的问自己为什么:
【问】既然你想要留在上海,请问你凭什么?凭美貌?凭才华?靠父母?还是什么?
【答】我不是富二代,又没有一技之长。我每月挣的不多,可花的不少。论美貌,顶多也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好像,真的一无是处。
【问】还记得你小时候的梦想吗?又或者你喜欢做的事情?
【答】我喜欢看书,常常被里面的情节吸引,小时候的梦想之一就是作家呢。我喜欢唱歌,有时候沉浸在一首美丽的歌曲里,可以感受到演唱者当时的心情,闭上眼睛能感受到一幅幅画面,小时候的梦想之一还有歌手。我喜欢帮助他人,这让我感到很快乐。记得以前看《天若有情》的时候,很喜欢六月扮演的心理咨询师,我觉得这是个很棒的职业。
【问】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你准备怎么做?
【答】努力工作升职加薪,努力留在上海。我喜欢这个都市的繁华虽然节奏快,我希望为我的下一代创造更多的机会。先帮别人打工积累经验,然后给自己打工积累财富。把喜欢的事情培养成自己的专长,把业余时间多花点在学习上。
……
经常与自己聊天,我渐渐明白了:活在当下并不代表不考虑未来。
活在当下是指此时此刻正在做什么,就全情投入不想其它。比如此刻我正在码字,就认认真真的码字,而不是想着待会还要洗澡好冷啊不想洗。
活在未来更多的指的是思维活在未来,提前按照预测的结果行动和思考。比如我未来的半年内想换一个工资高一些的工作,那么我现在就可以思考想换什么类型,那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优势,我要培养自己的什么技能。然后按照这个去行动,未来机会一来我就比一点都没有准备的人有更大的把握。
“活在当下”:并非不回忆过去,预计未来,而是专注于过程,一个过程只干好一件事情。回忆就专心回忆,展望就是展望,念经就专心念经,劳动就专心劳动,吃饭就专心吃饭,食不语。故而僧家在种麦子、插秧之中都能悟出禅意。
——佛学大僧圣严法师
一个概念,当我们仔细分析深入思考,就会有“大音希声扫阴霾,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过去,去旅行的时候与其说是去放松,不如说是去拍照,选角度选画面P图片发朋友圈等评论一系列流程,看到很多人点赞很多人赞美和羡慕,我就会很开心。
当我真正的理解“活在当下”,去旅行的时候我看看当地的穿着打扮,我浏览当地的建筑,我静静的感受着周围的美好。我拍照的时候专心拍照,欣赏风景的时候专心欣赏。
过去,我拿起一本书看了几页,发现了好看的句子拍照发朋友圈求共鸣。然后等着别人的回复,忘记了接着去看书了。
当我真正的理解“活在当下”,看书的时候认认真真看书,我把手机离得远远地,尽量不让自己被阅读以外的事情打扰。我体会作者的心情,感受字里行间的美好,有感触的时候随手拿笔记下。
现在,越来越能感受到真正的“活在当下”的感觉了。亲爱的你,是否get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