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看一篇东东,题目叫《吃饭和阅读一样重要》。后面再给大家推荐一本有意思的儿童书。
有一伙人坐在餐桌前吃饭,很快,热腾腾的饭菜端上了桌,大家纷纷伸手摸筷子,其中一人却托住了腮帮子,拧着眉头陷入沉思:这餐饭我该怎么吃呢?我会吃吗?我吃出这些菜的营养了吗?吃完了我会做吗?在他苦思冥想的当儿,旁人抓起筷子狼吞虎咽,很快吃饱喝足,拍拍屁股就走了。
饭餐完毕,可这个人还沉浸在他所谓的思考研究中。此后,他放下一切事务,潜心钻研吃饭的课题,夜以继日,挑灯苦思。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写出来一本本论文和专著:《论如何吃好一餐饭》《吃饭教学法》《举筷方法实例100篇》《嚼肉品汤的学问》《五步吃饭法》等等,论文既出,吃饭界一片哗然。有人说,吃饭吃饭,张嘴就吃,还要你来教吗?有人却相信,吃饭是生命延续最基本的途径,是非常重要的事,需要好好研究。于是,此人成为吃饭界的专家。他的拥趸一片,出现越来越多专门研究吃饭的学者,他们成立了吃饭教育学会,吃饭名师工作室,越来越多人参加他们开设的高级研训班,学习如何把饭菜吃进肚子里。社会上掀起一股“吃饭教育”的热潮。
后来专家决定举办吃饭教学观摩会,筛选出来的一个个高手上台展示吃饭技艺。所有要吃饭的人争相到场围观,会场设在大型体育馆,音响灯光设备一流,堪比明星演唱会,每位观众需交纳会务费,票价昂贵,仍一票难求。所有选手都是现场展示吃饭技巧,哪碗菜是全桌最重要的一盘,哪碗菜是厨师精心之作,都是学问。每一片菜叶都蕴含深义,每块肉都必须反复咂摸,每口汤都值得细细品味。吃前观察,吃中理解,吃后消化吸收,此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大有讲究。会上,选手们仅有40分钟展示自己,自然对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惟求既创新又不跑偏主题。比赛连续四天三夜,中间穿插专家点评和微讲座,食客们大开眼界,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吃饭水平,纷纷认识到原来自己从来就没有真正吃过一顿对的饭。从此,每两年一届的全国吃饭观摩大赛形成制度。每一次赛事的盛况空前。(完)
原本没打算这样写,只是想写点感触,举个例子而已。但大概是受最近看到几个黑色寓言电影的影响,就胡乱写成了这样一篇东西。既为黑色,懂得其寓意者却不多。
不过说起黑色寓言,我要顺便给大家推荐一本我本人比较喜欢的,一个英国女作家安吉拉·卡特写过一本《精怪故事集》,里面充满鬼魂与诡计,懂魔法会说话的动物,还有各种谜语和诅咒。反正我觉得看过很刺激,但是对于小心脏脆弱的孩子来说未必适合。其中一篇叫做《鸟妈妈和小鸟的寓言》,近似惊悚,黑色级别五星。我卖个关子,你们够胆的自己去找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