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专院校自身的提档升级,以及各地高考政策的调整,具有深厚历史传统、光明就业前景的二本院校越来越少。大量由专科学校或者二级学院升级而来的二本院校,不仅学费不菲,而且师资力量有限,学生就业前景黯淡。如何在数以百计的二本院校中,筛选出特色鲜明、就业光明的院校,成为考生及其家长们填报志愿时的现实难题。由于院校太多、标准也难以设定,故,本文试图从院校历史与专业特色出发,为大家提供一些二本院校中的佼佼者,来满足考生及其家长们的志愿填报需求。
下面,一共有16所行业性院校。这些院校,或具有深厚历史,或具有鲜明特色,属于大众教育中的“小众”领域,师资条件不错,就业也理想,先推荐如下,供有需求的朋友参考。
1、北京物资学院
理由:全国唯一以“物资”冠名的高校,也是全国第一所开办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
特色专业:物流管理、经济学
概况:北京物资学院是一所北京市属的以物流和流通为特色,以经济学科为基础,以管理学科为主干的财经类普通高等院校,建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室、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北京市现代物流研究基地、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物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是学习和科研的良好场所。1993年,学校开办了国内高校第一个期货专业;1994年,开办国内高校第一个物流管理专业;2010年,开办国内高校第一个采购管理专业。
2、北京服装学院
理由:全国唯一以“服装”冠名的公办本科高校
特色专业: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
概况:北京服装学院是全国唯一以“服装”命名,艺工为主,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该校始建于1959年,拥有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服装材料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服装服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艺工融合应用型现代服装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服爱慕服装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北服新百丽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3、北京印刷学院
理由:全国唯一以“印刷”冠名的本科高校
特色专业:编辑出版、印刷工程、包装工程、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概况:北京印刷学院是由新闻出版总署与北京市政府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我国著名的印刷高等院校,拥有北京市印刷包装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编辑资料研究中心、期刊研究所和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
4、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理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高等院校
特色专业:法学专业(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向)、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
概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高等院校,成立于1949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2003年5月在中国工运学院的基础上发展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劳动关系教学和研究为主的高等院校,在劳动关系、劳动法律、社会工作、工会理论与实践、劳动安全、劳动与社会保障、企业民主管理、中国工人运动史等领域居国内先进水平。
5、上海金融学院
理由:上海唯一、全国为数不多的独立设置的以“金融”命名的本科高校
特色专业:金融学
概况:上海金融学院是一所具有近六十年办学历史、以培养金融与经济管理人才为主的公办行业性普通本科高校。原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的部属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国际金融与外汇管理专业人才见长,被誉为“未来金融家的摇篮”。
6、上海海关学院
理由:全国唯一以“海关”冠名的本科高校
特色专业:海关类专业
概述:上海海关学院是由原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升格而来,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是全国唯一一所系统设置海关类课程和专业的本科院校,办学历史已经超过半个世纪。据统计,目前该校毕业生中参加全国报关员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达74.8%,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平均通过率为87.5%,每年的就业率均在96%以上,是培养海关系统人才的高地。
7、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理由:是中国现代会计教育的发源地之一。以“会计”命名的唯一本科院校。
特色专业:以会计学为重点,管理学、经济学为主体
概况:学校由“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教育家潘序伦先生始创于1928年,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学校同其他财经院校合并。1980年复校,2003年设置上海立信会计学院,2011年获得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国家特色专业2个:会计学、金融学。建有会计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8、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理由:国内第一所专业性的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特色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概况: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以工程技术为主,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目前,学校拥有服装设计与工程、车辆工程、社会保障、材料加工工程4个硕士点,围绕先进制造业重点建设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热能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应用化学、航空运输工程等学科;围绕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社会保障、物流管理、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等学科。
9、上海政法学院
理由:依托政法系统的行业优势,坚持“立足政法、服务上海、面向全国”
特色专业:监狱学、社会工作
概况:上海政法学院坐落在上海市,前身为创建于1984年的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4年与上海大学法学院合并组建新的上海政法学院。国家特色专业2个:监狱学、社会工作。在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领域特色明显。法学是上海市教育高地专业。
10、上海电力学院
理由:由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电力”类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
概况:前身为创建于1951年的上海电业学校。1985年更名上海电力学院。国家特色专业3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在发电新技术、清洁能源及节能环保技术、电网安全及自动测控、信息管理及现代服务等领域特色明显。
11、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理由:全国唯一以“城市建设”冠名并以城市领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高校
特色专业: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建筑学
概况: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是一所以城市领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天津大学建筑分校,始建于1978年。虽然建校时间不长,但该校致力于发展城市科学,以培养城市经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方面的人才为己任,定位明确,又身处京津沪三大中心城市圈,可以说占据了天时和地利,被誉为“城市大学”。
12、大连外国语学院
理由: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公立外国语大学
特色专业:日语、俄语、韩语
概况:坐落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辽宁省省属高校。身为1964年创建的大连日语专科学校,1970年更名辽宁外语专科学校,1978年更为大连外国语学院。2013年更名大连外国语大学。国家特色专业4个:朝鲜语、日语、俄语、英语。
13、防灾科技学院
理由:中国地震局直属的唯一本科高校
特色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物理学
概况:防灾科技学院始建于1975年,隶属于中国地震局,位于北京东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北省三河市),是我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被誉为“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
14、浙江传媒学院
理由: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两个主要基地之一,素有“北有北广,南有浙广”之称。
特色专业:广播电视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
概况: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一所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人才的高等院校,目前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两个主要基地之一,其前身是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素有“北有北广,南有浙广”之称。该校拥有浙江省重点学科“广播电视艺术学”和“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浙江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国家动漫教学研究基地。
15、景德镇陶瓷学院
理由:全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府
特色专业:陶瓷艺术设计、陶瓷工程
概况:景德镇陶瓷学院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1909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府。现有设计艺术学、美术学、材料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等一批省部级重点学科、省级品牌专业和硕士学位授予点,是一所享誉国内外陶瓷艺术设计、陶瓷工程领域教学、科研与文化交流的陶瓷名校。
该校在行业中的特殊地位,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硅酸盐协会陶瓷分会、中国陶瓷协会信息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全国日用陶瓷检测中心、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和专业协会,依托该校人才、技术及装备、信息等优势,纷纷在该校建立。
16、徐州医学院
理由:麻醉学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发挥着积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被誉为“麻醉医学人才的摇篮”。
特色专业:麻醉学
概况:徐州医学院始建于1958年,目前,已发展成为苏北地区乃至整个淮海经济区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的中心,是该地区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也是江苏省仅有的两所独立建制的医学类院校之一。2001年以来,该校连续11年名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综合实力50强。
麻醉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药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麻醉学专业是该校的特色和优势。1986年,该校在全国率先创建麻醉学本科专业。经过多年努力,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麻醉学专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麻醉学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发挥着积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被誉为“麻醉医学人才的摇篮”,为我国麻醉学科建设和麻醉医学教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策以经世,论以明理”。面向时代、面向问题、面向未来的策论,始终是历代知识分子家国情怀中的核心关切。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当代中国,更是为策论工作者提供了极为开阔的舞台。本公号秉持中国立场,基于个人兴趣与能力,从策论角度,诊断时代问题,剖析中国利益,呈现中国温度。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