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上初中以前,我从没注意到过元宵节与其他节日相比有什么不同,在一个孩子看来,所有的节日都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放假,可以尽情地玩。直到语文老师上课时提到自己童年的元宵节。
那天他一改往日拧眉叹息揪扯自己一头浓发的愤懑愁苦形象,脸上洋溢着少有的喜悦,手舞足蹈,像个孩子一样,讲自己小时候怎样和小伙伴们站成一排,隔着一条深沟和对面村里的小孩比花灯,惹得我们哈哈大笑。
大概从那时起,我才开始留心不同节日的不同习俗。
后来大学里学习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俗学概论》时,常常会莫名地想起那节课,无数次在脑中用九零后的想象去勾画一个七八十年代孩子的元宵节:
朔风凌厉,皓月高悬,两排小孩手拉手对沟而站,整齐晃动的花灯映照着最后一场春雪。夜空沉寂,童声四起,哈着热气在一片橘黄色的光亮中攀比花灯的样式,该是怎样的一种我们体会不到的热闹啊。
我们小时候不能那样玩,自己也不会做花灯,只能在元宵节的时候,由父亲买来两只红红绿绿的花灯,天黑以后点了细细小小的红蜡烛放进去,和弟弟提了花灯,在母亲早点回家的叮咛中去找邻家的小孩玩。玩一会儿就要赶紧回家,摇摇晃晃走不长一段路,烛尽纸燃,只能眼睁睁看着鲜艳的花灯化成一堆灰烬,心中无比失落,一路寂然,仿佛整个春节的热闹都被一把大火烧光了一样。几年后,街市上开始卖很精致的电花灯,一按开关就可以亮一整个晚上,再也不用担心被烧个精光,但总觉得还是小时候提过的纸花灯更亲切一些。
那时候见识浅,总以为元宵节赏花灯是我们那儿独有的,长大后看《三言二拍》,里面多有元宵节晚上才子佳人因赏花灯而结缘的故事,始知赏花灯的习俗早已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传了上千年。想那时街市上华灯如昼,男女老幼摩肩接踵,放眼处流光夺目声色动人,在这样欢闹喜庆的气氛中,不生情才怪呢!
元宵节从秦时便有,汉文帝时定为元宵节,到汉武帝时,司马迁制太初历,已把元宵节定为重大节日。在历朝历代元宵节都有不同的称呼,比如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等。传承到现在,各地习俗也大同小异,除了前面提到的赏花灯,还有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大太平鼓等。
在我家乡,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总有一项活动,叫作耍社火,大概是因为西北文化比较豪放,所以社火的内容囊括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活动。我的家乡属于周祖故里,是农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农业文明的熏陶下,家乡人对土地充满了敬意。“社”是土神,耍社火其实就是对土地神的祭祀,表达对大地感恩与崇敬的一种活动。
到了十五那天,我们早早吃过饭就出门了,不一会儿街市上就人头攒动,在闹哄哄的人群里,听见远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潮就轰一声朝社火的方向涌过去。这时候,父亲们就把孩子架在脖子上,在拥挤的人群里奋力向前,一边挤一边对身边的人抱歉,麻烦让一让,我给孩子过个关。通常听到这句话,大家都会让一步。
过关其实很简单,就是让扮演关公的人用手中青龙偃月刀在小孩头上绕几圈。民间笃信关老爷,做什么都要拜一拜他,所以大人们都相信,经过关老爷手中的青龙偃月刀过关保佑,小孩子来年一定能平安无恙,健健康康。
关老爷的车队过去以后,就是耍狮子的队伍。在耍狮人手中,那黄身大眼的狮子就像活了一样,上蹦下跳,还会冲路人调皮地眨眼睛。
舞龙的队伍比较长,一条长龙在十几个人的配合下时而迅猛时而悠缓,时而伸展成飞舞的样子,时而又盘踞成戏水的样子,绕的大家眼花缭乱。
龙尾还没过去,扭秧歌的队伍又来了。走在前面的壮硕汉子们头扎白手绢,抬着太平鼓打节奏,跟在后面的女人们一个个腰肢灵活,凌波微步,鲜艳的衣裳配夸张的腮红,在寒冬里看起来格外喜庆。
旱船一个人就可以划,还有扮成新媳妇回娘家的,做一头纸驴,看似骑着,实则还是要靠自己双脚走动,和划旱船一样。
小孩子过完关不肯下来,赖在父亲头上,一定要看到一队一队的社火过完,尽兴了才肯下来。
小时候身体弱,几乎是个药罐子。寒假里同学们都去社火队排练,我只能每天呆在屋子里看武侠小说,眼中是刀光剑影风雨江湖,耳边社火队排练时的敲锣打鼓声遥遥传来。高中以后学业紧,大学离家,工作后又去家千里,不但没有机会去参加社火队的排练,而且连观看社火都成了一种奢望。
家乡的元宵节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十五元宵闹人圆 古人云:“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众所周知,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春灯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