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捡拾小石子后,抬头,竟然发现这海边浅水区支着些细细竹架子,上面有铺着网,网上有些黑色的东西,两边浓一些,中间淡一些,配上远山和近处的岩石,好似在海面上画了一幅水墨画。我们猜想,可能是养着一些海澡或者是紫菜。看着海水一浪一浪地冲着它们,好似在给他们喂食,这些植物的生长靠海水,而又不是全浸泡在海水中,只是让海水拂洗着,给它们以养料,这些种植在海水之上的植物确实是令人惊叹的,我这才知道紫菜是这样养的。
我们想着想到对岸去看看,但又不识路,幸好碰到同行相识的人,他们告知,可以从那个通航孔经过的。于是我们又开回那个通航孔,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通过了一个非常窄的关口,终于驶上了原来想去看看的那个大坝,坝的左边是一片海边菜园子,看着泥土还是挺肥沃的,不知道海边能种什么呢,突然想起闰土管的西瓜地,可惜隔着防护网,也不清楚是不是种瓜的。右边是海坝,坝的外面就是大海了。
我们随着大坝开过去,到了终端,有一条分岔路,一边是小路,一边是大路,我们自然地朝大路开去。通过一座大桥,桥边有些渔妇们正在收与刚才看到相似的网上的东西,我们问她们是什么,说是紫菜。而这个紫菜却并不如刚才远看那样黑,有的绿,她们抓在手上,跟泡了水的长长的油菜花的花根相似;有些是紫色的,但也不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一片一片的。后来问了懂行的人,才知道,紫菜是需要将叶子摘下来晒干后压成我们平常吃的那样。看来,很多的食物,我们是看不到他的原本面貌的。这几个渔妇很客气,说我们如想要的话,可以随便拿一些。看来渔家的人总是那样的热情,我们赶紧拒绝了。但是她们好似很无奈地说,反正也不需要了,不能再养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养了,可能是这里要开辟一个大港口,这些东西会有影响吧,靠天吃饭的她们,明明是没有成熟透的紫菜,就面临着早早收了的命运,也不能卖了,肯定是一笔大损失。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安慰,只好匆匆离开了。
车子沿着海边的路继续行驶,经过了大大小小好多个船厂,甚至还绕着一个船厂才到了最终的码头。小时候曾听父亲说船在樵山龙门那边修理保养,我想可能就是这些的一些船厂吧,这些船厂也应该有些年头了,可能因为并不是很大,而现在的船只都特别的大,除了一两个特别大的船厂还在经营,其他的小的船厂有的倒闭了,只剩下一些旧钢材器械,有的大门也紧闭着。
绕了一圈后,就踏上了回程的路。这里夕阳正挂在空中,天气不太好,阳光并不强烈,抬眼只能看到了一亮光圈而已,也并不刺眼。回到大桥上的时候,看到薄薄的夕阳、远处的一整排的风车、近处的小山及大桥铺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被这个安静的景色所吸引,加上几粒人的背影,更有“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的意境了。
原以为生在海岛的我,对海边的一切太熟悉,可海景确实是气象万千,添了些不同的物件,这景致也是不同了。真是“蜿蜒直探龙门岛,旖旎穿行海岸边。此路奇探水中菜,波照夕阳景亦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