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吴军博士的书,从《浪潮之巅》到《数学之美》,再读了《文明之光》这四册。书中将技术史与文化史巧妙融合,精炼、易懂地描绘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这里摘录部分内容作为笔记,如果大家觉得也有趣,建议看更有趣、更详实的原著。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亿万富翁艾德・巴斯资助建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封闭环境——生物圈二号(Biosphere2),其名字源自原始模型“生物圈一号”即地球。它的目的是尝试在没有地球做备份的环境中,人类能否营造出一个适合人类长期居住的环境。在这个封闭的生物圈中,志愿者将与外界完全隔绝,尝试仅仅利用生物圈中的资源实现再生产并生存下来。
该生物圈共执行了两次实验,但均失败了。生物圈二号的尝试对人类了解自然带来的意义是:
1.它让人类懂得了我们目前还不能在除了地球之外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能够自我平衡的生态环境目前只存在于科幻片中;
2.这个实验也让我们了解到在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中,各个物种之间的平衡非常重要,没有其他的物种,我们人类是无法生存的。
既然地球对人类的未来如此重要,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又是如何的呢?地球上的物种是否平衡呢?答案是:不容乐观,因为地球上大量的物种正在消失。
生态的变迁会导致地球上大部分物种的灭绝。大部分古生物学家估计,在地球上曾经存活的物种有99%现在已经灭绝。化石记录表明,地球上的物种至少经历了五次大灭绝。我们谈论最多的是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那一次,但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发生在2.25~2.45亿年前,当时有96%以上的物种灭绝了。
已经发生的五次物种灭绝的原因都属于自然原因,有火山说,也有小行星碰撞说,等等。但是,大部分生物学家都同意目前地球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不过和前五次不同,这一次是由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物种有180多万种,考虑到一些物种只是名称不同,因此实际上不同的物种只有150万。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的全部物种,包括未发现的,可能有200万到800万之多。但是,由于人类活动尤其是气候变暖的影响,地球上的物种正在迅速灭绝。来自欧洲、澳大利亚、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科学家们在对占地球表面面积20%的全球六个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究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初步结论:在未来50年中,地球陆地上四分之一的动物和植物将遭受灭顶之灾。他们预计,在2050年地球上将有100万个物种灭绝。更可怕是,在将要灭绝的物种中,有十分之一的物种的灭绝已经是不可逆转的。
虽然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物种灭绝本是自然规律,比如大熊猫种群目前就处于一种衰退的状态。但是与此同时,会有新的物种诞生,补充那些灭绝物种留下的空间。不过这种平衡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就不复存在了。现在的问题是,新物种的产生速度并没有因为旧物种的灭绝而加快,地球生物圈各种物质的平衡正在被打破,当它被损害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体系崩溃。因此,一些科学家和政治家担心,人类本身能否逃过第六次物种大灭绝还尚未可知。
要想让我们的地球、生态环境包括我们人类免遭灭顶之灾,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所有人都必须明白,人类需要过一种环保而非(物质上)奢靡的生活,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减少在生态系统上留下的印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要做到这一点,人类的各种活动就要有长远的考虑,避免给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环保而非(物质上)奢靡的生活方式,并不意味着贫困。幸福程度的衡量标准除了稳定丰厚的经济收入,还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高就业率和高质量的工作、相互信任和尊敬的社会生活、身心健康、供养家庭、良好的教育等。有报告显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大多在北欧,前三位分别是丹麦、芬兰和揶威,排第七的是瑞典。为什么北欧人普遍感觉幸福呢?除了社会发达进步,国民人均收入较高以外,这与他们相对超脱的幸福观有关。北欧人在生活方式上对物质的欲望相对较低,而对生活的方便性、社会的平等性,以及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