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哲学与《道德经》
——亦失亦得
先生这一章讲的这个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重点讲了其中的“思维方式”,先生将之称为“善”,那么什么是善?先生只是说了其中的一些品质。在阳明心学中,将这种“善”概括为“人性的光辉”,是人生而有之的东西,只是在人后天的成长中,被私欲给掩盖了。我觉得,一切生灵的一生,都在围绕的一样东西展开,那就是得与失,最大的得与失就是生命,获得生命,然后失去生命,再获得,以此循环往复。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讲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个“德”通“得”,通假过来就是“上德不得,是以有得;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得。”这句话读起来很拗口啊,但是很有意思。上等品德的人不去追求要获得什么,因此最终他有所得;下等品德的人不愿意失去,拼命追逐利益,到头来一无所得。可以这样理解,上的品德就是利他,下等品德就是利己,利他之人不利己,最终利己;利己之人不利他,最终也不利己。想来这就是“道”,而老子说过,水是最接近“道”本质的东西,“上善若水”,利他这种品质正是如水润万物而不彰那样无私,因此“利他”就是“善”。
而这个利他正是稻盛哲学的大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品质,稻盛哲学做造就的就是一群失去灵魂的超能力者。也正因如此,先生强调,热情和能力,只有正数,能力再差、性格再消极,无非只是0而已,只能害了自己,不至于危害企业和社会,而思维方式却有负数,而且其数值是正负相等的。也就是说,一个善念的超能力者,可以拯救别人,一个恶念的超能力者,可以毁灭别人。我想,先生想表达的是他所信仰的佛教,一年成佛一念成魔。
那为什么利己就是害人,利他就是利己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棵树,遵循自然法则,最终可以形成一片森林,但是如果一棵树只是一味地从泥土中吸收养分,很快他周围的土地就会变得贫瘠,变得寸草不生,最后连它自己都无法存活。道法自然,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不会去破坏这个利他法则,只有人会,所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社会不但没有获得预期的幸福,反而越来越迷惑,越来越痛苦,皆是这个利己之心在作祟。
当然,这是一个“无佛”的时代,我们也暂时改变不了,但至少我们可以发愿利他,为我们自己营造一个小环境,然后再有这个小环境去影响更多的人。那就是企业,同样一天的工作,一个人怀着利己之心,草木皆兵,惴惴不安,仿佛无时无刻不有人会从他身上剥夺什么,痛苦的一天;一个人怀着利他之心,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我为团队做了什么,幸福的一天。
曾仕强在解读《道德经》的时候如是说,“道”把人生出来,但是不会去干预人的行迹,走恶道也是“道”,走善道也是“道”,但最终恶道恶果,善道善报,人穷尽一生只为诠释四个字“自作自受”。以己利他而众他利己,一心利己而断绝善缘,孰得孰失?亦得亦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