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大年初二全城封闭的之前,稍稍有消息露出,一天不到,超市被大家一抢而空。随后志愿者们开始行动,商家也开始疯狂补货,按道理秩序应该慢慢恢复井然,但是小区群里每天还是如市场般热闹,有要这的有要那的,大家叫嚷着“快买面吧,万一……别断粮了”好像没有囤积的话,家家户户每天都无法正常生活。
这是粮食和家居用品给人们带来的安全感。
但是我最近愈发觉得,可能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灾荒年代,觉得粮食短缺基本不可能存在,但是我也慌,慌的是自己其他“粮”没囤够。
比如说,我给孩子们上课,我又不想让孩子只围绕着课本里的内容来,视野太狭窄,我想给他们拓宽知识面,首先我肚里得有粮呀,所以,我开始了囤文人故事,历史故事,成语故事的粮。
比如说,我现在需要跟六岁至十几岁的孩子和家长打交道,可我的粮草只够吃到孩子四五岁的,怎么办呢,又是看书,观察,各种网上搜。可这碎片化的东西也囤的不安。
又比如说,我一直想给家里配置保险,可无奈自己的保险知识匮乏,总担心被套路,所以好几年了,迟迟没有下手。所以这粮也得囤。
再比如,我想合理配置家庭资产,想要养只永远会下金蛋的鹅,我还得再学再囤。
现在虽然没经历过饥荒,却也感受到了饥荒和内心的慌乱。每天都有好多碎片化的信息需要处理,接受的也是碎片化的信息。正是这碎片化的东西,让自己觉得粮草更不丰足。
莫慌莫慌,囤吧,开始了,慢慢粮草就丰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