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好久没写东西了,所以还是在这忙碌的八月末写点东西。
八月该怎么说呢,忙碌与悠哉并存。放了两次短假期,一次去了厦门,一次去了龙岩。时间太短没办法去太远的地方。在厦门方特的惊险暴风眼吓得飙泪与去龙岩悠哉逛土楼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一动一静。但总而言之旅行对我来说是放松的好方式,每一次旅行也是相当于在奖励近期的自己。所以去过的地方都会全身心去投入和感受,不管远近。
记得那时候还在上大学,旅行成了和学业同样重要的事情,没有课的时候就提前规划做攻略,那时候的我比现在更加热衷旅行,现在回想起那时候的自己,就会莫名觉得:哇,那个时候真有活力。那时候没有明确一定要去什么地方,去感受什么,但是就是想那么一直走下去,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能就是这个信念让我学着去挣钱去慢慢踏入这个社会。
现在想做的事情就在列一个旅行的梦想清单,用余生一步步去一个个完成它们,感受它们。现在的工作很辛苦,束缚到只要一睡觉就循环做噩梦,可是我还是会畅想未来的美好,总是会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记得在奎聚楼坐在竹编的靠椅上吹风到快睡着,门前就坐着三四个卖特产的奶奶,他们也坐在椅子上吹着风,他们说客家话,普通话会的不是很多,总是要说几遍才能知道双方所表达的东西。
但是我们吹着同一阵风脸上都一样露出同样惬意的表情,偶尔几个背包客进来,环视一周后就问下这栋楼的讯息,拿着照相机拍拍照照,然后转身离开。
在离开前我给那个在我进楼前递了椅子的奶奶买了点东西,价格十分便宜,几块钱的纪念品,几毛钱到几块钱不等的草药,便宜到都想多买几个凑个整。在出门前听到一个背包客问一个拄着拐杖的女人说,大姐这栋楼是哪一年的?就隐约听见她说:我没读书我不懂,这墙上有介绍...他们呆的这栋楼是乾隆时期到现在了,匾上面写着儒林第,而现在还住在这的很多都不识字。
不知道为什么,我并觉得那个“大鱼海棠”的原型土楼给我多大的震撼或者说是触动,反而这件事情却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也许这是这次旅行的收获吧。
从三月份到现在八月份,发现也小半年了,在绘画技术上自己感觉有了点提升,这是小确幸,就希望自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更好的自己成长,也许起步比别人晚很多,但是也可以比别人更加坚持,因为这是一直想做的事情所以无论如何不会放弃的。
絮絮叨叨又说了很多无关紧要的话,想着是写随笔就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今天就说到这里。
附上土楼景色: